西时辰是什么时间

玉兰树2023-03-22  10

应该是酉时,古代时辰酉时是17点到18点59分,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时辰划分:子时23:00--01:00之前;丑时01:00--03:00之前;寅时:03:00--05:00之前;卯时:05:00--07:00之前;辰时:07:00--09:00之前;巳时:09:00--11:00之前;午时:11:00--13:00之前;未时:13:00--15:00之前;申时:15:00--17:00之前;酉时:17:00--19:00之前;戌时:19:00--21:00之前;亥时:21:00--23:00之前。

在农历日历当中,经常会看到酉时这个概念,究竟酉时是什么意思,具体是北京时间的什么时候?下面请跟随我一起去了解吧。

简要回答

酉时是下午5时正至下午7时正,酉时: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思是太阳落山的时候,这段时间鸡开始归巢。

详细内容

古时,人们又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元史·日历志》云:“日出为昼,日入为夜。”即“日出为白天,日落为黑夜。”当时人们生产劳动、休养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为基本的简易时间表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2094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