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桃源县东南部、沅江南岸。面积106.4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水溪,人口 1790。 因境内桃花源得名。1952年属桃源县第八区。1956年设桃花源乡,1958年为公社,1984年置镇。1995年龙虎乡并入。产稻、棉花、茶叶、芝麻。矿产有金。有砖瓦、竹制品加工等厂。319国道经此,并有公路通县城。南有著名胜迹桃花源。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如此美好安宁的生活场,不知引发多少高人隐士寻古探秘之情。然而这一切只是诗人理想的虚构,现实中的桃花源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历史上的武陵郡却确实存在,大致相当于今天湖南省的常德市一带,如今这里还有以桃花源命名的景区。若干年前,看过《乡土中国》系列里的一本名为《武陵土家》的书,方知武陵山区其实涵盖了湖北、湖南、贵州、重庆三省一市交界的范围,如今大部分是土家族的聚居之地。
书中的文字和图片都很引人入胜,于是携书前往,想去一探究竟直至成行,方知路途之艰难,即使从最近的县城出发,也往往要转好几趟车才能到达一处景点。一大早从官恩县城乘中巴到沙道沟镇,然后搭乘俗称“蹦蹦”的摩的,一路颠簸直到中午时分才终于到达彭家寨。这可是在交通已经四通八达的当代,相比1500多年前的晋太元中,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或许正因为其僻处一隅,一路上天是湛蓝的、山是翠绿的、水是清澈的,竟似一点不受现代污染,倒觉得自己是闯入这片宇静之地的不速之客了。
相传很久以前,一对年轻夫妇为完成先辈遗愿,不惜长途跋涉寻访先人旧址。到武陵山北麓之时,发现此处两山对峙、小河流淌、竹木繁茂、桃花盛开,正是他们苦苦寻觅之处。无奈眼前河水阻隔,焦急万分之中,忽见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河中徐徐升起团团云雾,一座小木桥时隐时现,夫妇携手在雾霭之中渡桥过河,从此在这繁衍生息,他们就是彭家寨彭姓族裔的祖先彭怀伞及其妻杨氏。不见传说中的小木桥,只见一座晃晃悠悠的吊桥,是连接起寨子和外界的唯一通道,当然那并非神仙所赐予,而是出自土家巧匠之手。
走过吊桥,迎面是一片高低错落的吊脚楼,掩映在葱翠的竹木之间,幅人与自然和谐的景象。吊脚楼是土家民居的代表,和规整方正、中轴对称的北方四合院不同,它并不拘于某种特定的格局,而是依山就势,以吊脚之高低来适应地形之变化,不仅满足了居住需要,而且集形体美、空间美、层次美、轮廓美于一身。难怪《武陵士家》一书的作者、中国古建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果先生,在考察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建筑后对彭家寨赞不绝口,并咏诗赞叹:“未了武陵今世缘,贫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
不知是由于农作原因,还是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村子里难得碰上几个人。这家贴着大红的双喜、金字的对联,估计是刚办完婚事,日子过得挺红火。那家挂满红艳艳的辣椒、金灿灿的包谷托,场坝里还晒满黄澄澄的稻谷,看来今年收成不错。偶尔见到几个小孩子在追逐打闹,派天真烂漫,不知愁为何物。村口古老的凉亭桥里,坐着两位纳凉的老人,虽然语言交流有点不便,但分明可以感受到他们的那份友善和好客,恐怕也不亚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人之对武陵渔夫吧?
由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彭家寨至今仍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过即使如桃花源中人语“不足为外人道也”,然而对此世外桃源般的人间美景,谁又真能忍住不对外界大加宣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