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车厢座位分布图如下:
1、高铁商务舱坐席号分为A、C、F,其中A靠窗、C靠走廊、F靠窗及走廊。如图所示:
2、一等座坐席号分为A、C、D、F,其中A、F靠窗,C、D靠走廊。如图所示:
3、二等车坐席号为A、B、C、D、F,其中A、F靠窗,C、D靠走廊,B在AC中间。如图所示:
4、动车一般二等座座位尾号是1、6、5、0的靠窗,一等座座位号尾数是4的倍数和4的倍数+1的靠窗,外加51号为靠窗座位。如图所示:
5、普通列车定员118座的车厢,靠窗座位尾数为:4、5、9、10,外加座位号1和118。如图所示:
6、定员112座的车厢,靠窗座位尾数为:3、4、8、9,外加座位号2、5、112。如图所示:
7、定员116座位的车厢,靠窗座位尾数为:2、3、7、8,外加座位号116。如图所示:
高铁二等座一个车厢有19排座位,每排有5个座位,总共一个车厢有95个座位。
高铁座位分为商务座、一等座和二等座。商务座每排有3个座位,采用2加1的布局,座位号的尾数分别是A、C、F,一等座每排有4个座位,采用2加2的布局,座位号的尾数分别是A、C、D、F,二等座每排有5个座位,采用3加2的布局,座位号的尾数分别是A、B、C、D、F,在少数情况下,有可能出现一排二等座座位少于5个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车厢的第一排或者最后一排座位,由于设计的原因,座位数可能是4个或者3个。
相关内容介绍:
一、二等座的概念
二等座是中国国家铁路客运列车座位等级中的一种类型,因其全部设置在国铁线上运营的动车组车厢内,又被称为动车(组)二等座。
目前二等座只配置在包括高速动车组(G车次)、普通动车组(D车次)、城际动车组(C车次)和市域动车组(S车次)的国铁动车组内。大部分动车组车型里的二等座从材料要求、体验感上达到了软座的标准,但也有极少数车型(如CRH6型动车组)中的二等座舒适度仅相当于传统列车中的硬座。
二、座位特点
1、舒适程度
二等座在材料和体验程度上接近软座,体验感好,较为舒适,建议乘坐时间不超过四小时为最佳。
2、价格比较
考虑到运行速度及舒适程度等问题,二等座的价格较为昂贵,一般高于普列的硬座及软座,部分情况会高于硬卧及软卧。
3、布局方式
二等座一般采用传统硬座的“2+3”(即一排座位中,靠窗两边各设2或3张座椅)模式设置,部分动车组出于提高站立空间、增加高峰时段下列车的运力等原因会采用“2+2”模式安置座位。
4、附加设施
二等座通常会布置如折叠前桌、放书网格、备用袋子以及充电端口等辅助设备,同时也提供椅背调节的功能,体验较为良好。
高铁二等座座位顺序是按照排数来排列的,数字代表排号,用A、B、C、D、F 5个字母表示位置。高铁二等座采用3+2座椅分布:A、F靠窗,C、D靠过道。
而高铁一等座采用2+2座椅分布:A、F靠窗,C、D靠过道;商务座采用2+1座椅分布:A、F靠窗,C靠过道。动车或高铁车票一般是数字+字母的形式,车票上的数字代表排号。
座位特点
1、二等座舒适程度
二等座一般都相当于餐车软座,座椅材料略有弹性,不完全硬,基本舒服,最佳乘车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
2、二等座车票价格
二等座票价比较昂贵,不仅高于硬座软座,而且高于硬卧甚至软卧,是导致大众仍依赖普列的主因之一。
3、二等座布局方式
二等座一般采用传统硬座的“2+3”(即一排座位中,靠窗两边各设2或3张座椅)模式设置,部分动车组、例如CRH6A型动车组等采用“2+2”模式安置座位,以便提高站立空间、增加高峰时段下列车的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