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本身无可厚非,奢香夫人是贵州毕节的历史名人,为她立像应该有增加旅游资源的目的,希望能吸引更多游客去旅游消费。引起网友热议的焦点在于毕节是个穷困县,这次的雕像又真的相当巨型(目前完工的仅有一部分,据称完整雕像会有50米高),令人担心会不会是穷困县在好高骛远地做政绩工程。总之,这事需要当地政府给出一个有说服力的说明。
一、奢香夫人其人奢香夫人是活跃于元末明初的彝族女政治家,她在摄理贵州宣慰使的职位上,开通了龙场九驿,使得贵、云、川三地的交流更为紧密便捷,促进了水西及贵州的经济文化发展。同时接纳汉学、倡导各民族和谐共存,客观上维护了祖国统一。
奢香夫人本族名舍兹,她是四川蔺州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亨奢氏的女儿,贵州宣慰使、彝族土司陇赞·蔼翠的妻子,丈夫病逝之后代摄宣慰使一职。在朱元璋进军西南、消灭元军残部时,奢香审时度势,不但令本族为明军献粮开道,还利用宗族关系亲赴云南,劝说其他土酋顺服。局面平静之后,更是以大局为重,维护了贵州水西地区的社会安定,并促进了与中原腹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称赞“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奢香夫人病逝之后,明太祖遣专使吊祭,并敕建祠陵于洗马塘畔。
后世的文学艺术作品,对这位彝族女杰也多有歌颂。
二、奢香夫人与毕节奢香的夫家霭翠家族,自宋朝进入贵州世代居住,他们以鸭池河(彝语“欧茨液”的谐音,它是乌江的一段)作为界河,把贵州分成水东、水西两个部分。霭翠家族被称为“水西家”,世代居住在毕节市大方县一带。
因此,毕节作为与奢香夫人关系密切的地区,拥有相关遗迹、博物馆等旅游资源。奢香夫人病逝后,陵园(现名“奢香墓”)就设在大方县北的云龙山下,后在陵园附近修建了奢香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引发争议的奢香雕像这次有争议的奢香雕像位于毕节市大方县的“百里杜鹃”景区,最初是由11月4日《新京报》的消息引发热议。争议的点其实倒并不在于为奢香夫人立像是不是合适——维护祖国统一、促进西南发展的少数民族女杰有几个雕像并不过分,而且确实是毕节自己的历史名人。可是这座雕像追求“最大”,预计修成后高度会达到50米,几乎是凿开了整座山体来修建,现在已经投入了上千万的资金,这个规模比较惊人,网友对资金的来源比较关注,这也是正常情况。
目前官方已经回应“企业独资修建,未使用财政资金”。
此时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反转,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