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雷音寺在平顶山市鲁山县
瓦屋镇耐庄村。雷音寺原名解脱庵,亦名观音堂。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无暇禅师创建,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重建。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的意思,改名雷音寺。《西游记》中,大雷音寺是佛祖修行的地方。
峨眉山的寺庙多系明、清建筑,既保留了宫庭、官府、宅第的某些建筑特点,又融进了民宅的建筑形式。这座小寺,居高岗,倚危崖,傍坡路,便打破寺庙建筑的正规格局,巧构虚脚吊楼,建成一座精巧别致的民间小四合院式的庙宇,隐藏在郁郁葱葱的丛林之中。
大雷音寺,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瓦屋镇耐庄村,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即公元69年。历经朝代更迭,屡遭兵火的破坏,现今的大雷音寺部分殿堂为重建而成。小雷音寺又名小西天,是《西游记》中的地名,该地是黄眉老祖故意设置下的陷阱引唐僧师徒上当的假雷音寺。河南省鲁山大雷音寺,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瓦屋镇耐庄村,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即公元69年。历经朝代更迭,屡遭兵火的破坏,现今的大雷音寺部分殿堂为重建而成。大雷音寺后山,阿婆寨的楚城堡中,还遗存有妙善避难时藏身修行的山洞,当地百姓称之为“老母洞”。在老母洞左侧大约20米的地方有一清泉,名曰“观音泉”,泉下有自然形成的大小两方清池,水尤清冽,矿物质丰富,据当地村民称,饮此泉可治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