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每年到了这一天,民间都会举行大规模的“社祭”,祭拜龙王,祈求雨水和丰收。
“龙抬头”节,古代又称“龙头节”、“龙舟节”、“春耕节”,是我国西北地区非常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
一、“二月二,龙抬头”的起源关于二月二为什么叫“龙抬头”,历来众说纷纭。以下是三个相关的古代传说,供大家参考。
传说1:伏羲,古代黄三之一,曾经在每年的二月初二去农田耕作。目的是为官民树立榜样,激励大家努力工作。后世君主纷纷效仿,于是又成了节日。
古书《三坟》曾提到:“陇山变化,可引起雷雨,物化君主。”这就是说龙为君,君为龙。
一句古老的农耕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皇帝种地,大臣赶牛。宫中皇后来送饭,朝廷大臣失种。春耕夏耕领天下,五谷丰登,秋高气爽。
因为“龙”是中国君主的象征,当君主带头耕作时,就意味着“龙带头”(“龙抬头”的谐音),所以这一天就叫“龙抬头”。
汉朝时,汉文帝听从贾谊大夫“蓄养”的建议,将“春耕”大典的时间提前到每年的正月。从此,两千多年来,“春耕节”和“二月二”分为两个节日。
在古代皇室,每年一月都会举行非常盛大的“春耕”仪式。到了那一天,皇帝和皇后会亲自“耕田”,劝说农民和桑树。然而,二月二日的民间节日和祭祀活动仍然保留着。
传说二:武则天废了唐礼周后怒上天,玉帝下令三年内不给周朝下雨。掌管雨水的龙王不忍百姓受苦,于是偷偷下雨以减轻灾情。
玉帝知道后大怒,把龙王压在一座山下作为惩罚。周朝的人听说后,天天跑到山前为龙王祈福,感动了玉帝。
最后玉帝在二月初二放出龙王,于是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日。根据这个民间传说,“龙抬头”是周人为了感谢龙王降下的恩情而设立的。
传说三:《燕京年谱》记载,二月二在古代最初叫“中和节”,是唐德宗发明的节日。
施立认为:“中间是世界的开始和合,天地的创造。德大于和,墨涛居中。“所以,如果以‘中和之道’治理国家,国家一定会繁荣。
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是春天,二月正好在春天的中间,符合“中和”的原则,所以唐德宗把二月的第二天定为“中和节”。
那么,“中和节”和“龙抬头”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至此,不得不说说中国传统中的“五行学说”。
古代五行学说中有“四圣兽”,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大神兽守护着四角的领地,配合五行属性。
东方青龙,五行属木,象征春天;是南方朱雀,五行属火,象征夏天;西方的白虎,五行属金,象征秋天;北方玄武,五行属水,象征冬天。
二月恰好在春天,正好在“头”。同时,因为龙在古代是最重要的雨神,而西北民间在春天最缺的就是雨,所以民间期待“龙王抬头”看一看民间干旱。
但是,除了龙王,中国古代的“雨神”其实至少有三种,比如“巫山神女”、“纪萌”、“雨师”。为什么二月二只提龙王,不提其他三个?
有网友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巫山神女”只关心三峡地区的降雨量,而“纪萌”和“雨师”的名气没有龙王大。
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龙抬头这个节日的发源地在西北。古代西北人崇拜雨神只有“龙王”。
“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西北,在周朝遗民中。西周奴隶制盛行,东周各国分崩离析,天下大乱。
在科技不发达,人命贱如粪土的古代,老百姓每当活不下去了,就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非人的神灵身上,形成了对龙的崇拜。
农民种田靠天,春耕关乎一年民生。同时,在西北干旱地区,农耕最需要的是“雨水”。为了祈雨,周朝的人们想象出了龙王——雨神。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祭龙王,希望风调雨顺。在三个被忽略的“雨神”中,“巫山神女”是南方传说中的雨神,“纪萌”是《山海经》中东方的雨神。
两个都不出名是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春旱的情况没有北方严重。只有“雨师”和“龙王”源于西周神话。
据列仙传说,周朝的“雨师”原来是个疯子,变成红龙就能下雨。所以在周人眼里,“雨师”几乎等于龙神。
二、“二月二”相关的习俗“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西北的民俗有舞龙、社祭、拍瓦、吃桂圆、吃龙耳、管龙头、泡妞等等。
有些很有趣,有些很矛盾。比如,某地的孩子会在“二月二”这天“吃桂圆”,以求好运。但在其他地方,最忌讳缝纫,怕扎到龙眼。
如果说“二月二,龙抬头”这个节日是古代人为了祈雨或者感恩龙王而设立的,那么怕针线伤了“龙眼”应该是正常的。人为什么要「吃桂圆」?这就有些矛盾了!
“理发”的意思是人们选择这一天去理发。都说一月理发不合适,可以留到二月。至于为什么正月理发不合适,那是另一个充满“误会”的民俗。
结语“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西北地区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从各种民间传说和节日习俗来看,它的出现与古代西北民间祈雨活动和皇帝“躬耕”劝农活动有很大关系。
龙的崛起可以追溯到周朝以前。由于春季西北地区少雨,农业生产受阻,黎族人民于是想象出一个非人的神灵来助雨,这个神灵就被命名为“龙”。
“祈雨”在古代是国家大事,所以“保雨”之神龙直接与天下君王联系在一起。于是,在三座坟墓中,就有了“龙之善变,可引起雷雨,为君物化”的提法。
自伏羲时代以来,中国统治者在春天组织“春耕”仪式。这个仪式的第一次可能是农历二月初二,到了汉代以后国家才正式改为正月。
这种君主带头耕田的“古礼”被赋予了一个形象化的比喻,那就是“龙带头”。后来因为年代久远,“龙抬头”的说法在流传中逐渐演变。
“龙抬头”这个节日最初的诞生显然与“神话”无关。涉及真龙神之雨的部分属于后人会穿的说法。所以民间才会有一边向龙王求雨一边“吃桂圆”的矛盾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