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2》濮阳缨
濮阳缨是夜秦人,他认为夜秦之所以灭亡是因大梁见死不救,但即使大梁打开国道,夜秦人得病的依然会得病,而大梁也可能会受到牵连,梁国为了保护城中百姓封锁国道,禁止夜秦人进入梁国,这个做法应该是对的,至少能拯救更多无故的生命。
在第一部中梅长苏曾经看过一张地图,上面标注了各国的地形,所以有人推测出了其他各国的大致位置。大梁是四川,在大梁的东北方向是燕国,西北则是大渝,南楚应该是越南、老挝和柬埔寨这些地方,而东海是东南福建,江东就是扬州、苏州和杭州等地方,这样看来琅琊阁不是浙江会稽就是安徽滁州。
《琅琊榜1》剧照
第一部中没有出现夜秦国只有滑族,而到了第二部夜秦国直接灭亡,到底夜秦国在历史上存在过吗?还是编剧虚构的一个国家。历史记载中并没有夜秦这个国家,只有秦国,如果非要说夜秦原型的话,应该是大理,大梁原型是北宋,大理一直进贡给北宋,而夜秦也是大梁小国。
《琅琊榜2》濮阳缨
还有人说梁国是淮南以南,甚至说梁国就是南京一带,毕竟梁国是靠中间的大国。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夜秦国如果真的是按照大理为原型创造的话,那它就是现在的大理,原来濮阳上师是大理人,不知道濮阳缨的结局会怎么样,在剧中他是反派之一,下场应该不会太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的一支,传说周武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封在秦。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自前221年起中国历史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社会经济
秦国社会经济仍以农业为主。春秋时代晚期,出现了铸铁农具。战国时代,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以冶铜和制陶最为发达。发明了铬盐氧化处理兵器的新工艺;建筑材料颇具特色,瓦当更是精美的艺术品。
葬仪
秦国国君陵园在雍城陵区发现13座,芷阳陵区发现4座,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已发掘到近千座,国君称王前使用“中”字形诸侯级墓制,称王后使用“亚”字形王级墓制,广泛使用人殉,殉葬物品丰富,规模宏大。
军事
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后愈战愈勇。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兵种已有步、车、骑之分。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之士百万”,出现了尉缭、白起、王翦等著名军事家和将领。
秦襄公
(?--公元前766年)非自第五代孙,居犬丘。公元前771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造成内乱,犬戎族乘机攻破周都镐京,西周灭亡。时秦襄公率兵保护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秦襄公作为东周王室第一功臣,受封诸侯,原周王室直辖的歧山以西土地也全部赐于秦作为领地。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
秦文公
秦襄公之子,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716年。前762年“东猎”至“千渭之会”,即千河与渭河交会处一带建邑,前753年初设史官记事,前750年收编周朝遗民,领地扩展到岐山。在位50年。
秦宪公
长男,为太子,公元前六九七年至前六七八年在位。
秦出子
5岁即位,在位6年被杀。秦出子是秦宁公小儿子
秦武公
3年(公元前695年),武公把那些害死小弟弟的乱臣贼子杀了.
前678年,秦武公死了.
秦武公是秦出子的大哥。
秦德公
秦德公是秦出子的二哥。
秦宣公
秦德公的大子。
秦成公
秦德公的二子。
秦穆公
秦德公的三子。
秦穆公 嬴任好 (?-前前621)
秦僻处西陲,周初为附庸小国,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并承平王赐给岐山以西之地,后定都於雍(今陕西凤翔南)。到了秦穆公(前六五九年 -- 前六二一年执政)时,国势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名任好,赢姓,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始了秦国的崛起。
秦国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肃张家川)周围的一个赢姓部落。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见周幽王)有功,封为诸侯,赐给歧以西地,正式建国。经文、宁、武、德、宣诸公,秦的疆土不断东移,到穆公继位时, 已占有大半个关中。
秦穆公继位当年(前659年),就亲自带兵讨伐茅津(今山西芮城东)的戎人,开始了扩张疆土的事业。秦穆公娶晋太子申生的姊姊穆姬为妻。穆公五年(前655年),晋献公灭虞,俘虏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就将他们作为穆姬的媵人(随嫁的人)陪嫁到秦国。百里奚不愿忍受奴隶的生活,逃到宛(今河南南阳),被楚国人捉去。
秦穆公胸怀大志,却苦於无贤才辅佐。有人告诉他,穆姬媵人百里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材,他喜出望外,急忙去请,却得知百里奚已经逃到楚国。秦穆公愿以重金赎回百里奚,又怕楚人不给。於是派使者到楚,说:「中国的媵奴百里奚逃到贵国,请允许我方用五张公羊皮将他赎回。」楚国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钱,也就答应了秦的要求。当七十馀岁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国时,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桎梏,与他商谈国事。百里奚说:「我是亡国之臣,哪裏值得君公垂询!」穆公说:「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掳,并不是你的过错。」坚持向百里奚讨教,两人一直谈了三天,穆公十分高兴,以百里奚为国相。由於百里奚是用五张公羊皮赎回来的,所以人称其为「五羖大夫」。百里奚辞让道:「我不如我的朋友蹇叔。蹇叔贤能而不为世人了解。当年我在外漫游受困於齐,不得已向别人乞讨,是蹇叔收留了我。我因此想到齐君无知那儿做事,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幸免与无知一起被杀。我到周地,见王子颓喜欢牛,就以养牛去接近他。后来,王子颓想用我,又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免於被诛。我到虞君手下做事,蹇叔又阻止我。我也知道虞君不会信用我,只是为了那一份俸禄和爵位,暂时留下来,想不到就当了俘虏。从这三件事,我深知蹇叔的贤能。」秦穆公於是用很重的礼品,将蹇叔请来秦国,任命他为上大夫。
秦国要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其东邻晋国。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辅佐下,秦穆公将注意力集中於晋。 晋献公晚年,骊姬之乱,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前651年)晋献公死,驴姬子奚齐继位, 旋即被其臣里克杀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带兵送夷吾回国继位,为晋惠公。夷吾事先答应将河西八城割给秦作为谢礼,但继位后却毁约。晋臣丕豹逃到秦国,受到穆公重用。十二年(前648年)晋国旱 灾,秦穆公运了大量粟米给晋。十四年(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不仅不给秦国粮食救灾,反而乘机出兵,於次年攻秦。双方在韩原大战,秦军最终生俘晋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请求下,秦穆公与晋惠公结盟后,将其放回。晋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国为质子,并将黄河以西的地方献给秦国, 秦的东部疆界扩至龙门。二十三年(前637年),晋惠公死,其子子圉逃回国继位,为怀公,继续迫害逃亡的公子重耳。秦穆公於是将重耳从楚国迎来,以极为隆重的礼节接待,将女儿文嬴及四位宗女嫁其为妻,然后於次年送重耳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晋文公杀死子圉,在秦的参与下,尊王攘夷,败楚城濮,成为霸主。三十年(前630年),秦又出兵帮助晋文公围郑。郑老臣烛之武夜裏从围城中绳出,见秦穆公说:「郑国灭亡,於秦不利。晋人这次开拓了东边的领土,下次就会向西边的秦国用兵。大君何必损害自己国家的利益,共帮助晋国呢?」秦穆公於是与郑结盟,留杞子、逢孙、杨孙戍守,罢兵而还。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晋文公死。这时,杞子从郑国派人送信回国,说:「郑人将北门的钥匙交给了我,如果悄悄地派军队来,郑国就能得到。」秦穆公问蹇叔和百里奚,两人回答道:「经过几个国家几千里路去袭击别人,很少有成功的。我军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不能去!」秦穆公说:「我已经决定了,你俩不必再说。」於是派遣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乞丙三将带兵出发。百里奚和蹇叔哭著为军队送行,秦穆公很生气,说:「我出兵,你们却哭著沮丧我军的士气,这是为什麼?」二老答道:「我们并不敢沮丧士气。只是我们年纪大了,儿子要出征,怕以后再也见不看了!」二老对其儿子说:「你们的军队一定会吃败仗,晋人将在崤山阻击。」三十三年(前627年)春,秦军东去,经过成周北门时,车左、车右都脱去头盔下车致敬,随即跳上车去的有三百辆战车的将士。王孙满看了以后说:「秦军轻挑而无礼,一定会失败!」秦军经过滑国时,郑国的商人弦高正贩了牛准备到周去卖,见秦军,就将所带的十二头牛全部迭给秦军,说:「听说大国将要诛灭郑,郑君已经作好迎战的准备,派我先迭十二头牛犒劳贵军士卒。」秦军三位将军商量道:「郑国已经知道我军要去袭击,去了也没有用。」於是灭了滑国,往回撤兵。滑是晋国的同姓之国。当时,晋文公还没有下葬。太子襄公愤怒地说:「秦国欺侮我丧父,乘机攻灭我的同姓之国。」於是, 将丧服染成黑色,出兵在崤山阻击,大败秦军,将三位秦将全部俘获。
晋文公的夫人文赢,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对襄公说:「这三人挑拨我们两国国君的关系,穆公对三人恨入骨髓。你何必自己去杀他们呢?不如放他们回去,让穆公去将他们煮死!」晋襄公同意了。秦穆公穿了素服,哭看到郊外迎接孟明视等人,说:「我不听从百里奚和蹇叔的话,使你们三位遭受耻辱,你们有什麼错?你们要专心谋划报仇雪耻,不可懈怠!」恢复了三人的官职,对他们更加信任 了。三十四年(前62前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视等带兵东向,与晋军战於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秦 军再次失败。两次较量,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只得转而向西发展。
当峙,在今陕甘宁一带,生活著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如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翟,泾北有义渠、乌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他们生产落后,披发衣皮, 各有君长,不相统一。他们常常突袭秦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子女,给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难。秦穆公向西发展,采取了比较谨慎的策略,先强后弱,次第征服。当时,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东)、义渠(在今甘肃宁县北)和大荔(今陕西大荔东)。其中,绵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与秦疆土相接。正好,绵诸王听说秦穆公贤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国壮丽的宫室和丰裕的积储,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势。又用内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时,给绵诸王送去女乐二八。动听美妙的秦国音乐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终日饮酒享乐,不理政事,国内大批牛马死亡,也不加过问。等到绵诸国内政事一塌糊涂,秦穆公这才让由余回国。由余的劝谏,受到戎王的拒绝。在秦人的规劝下,由余终於归向秦国。秦穆公以宾客之礼接待由余,和他讨论统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晋军不敢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三十七年(前623年),秦军出征西 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 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於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 其中包括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国人对此悲痛万分,赋《黄鸟》之诗,唱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麼将这麼善良的人给殉葬了?如果可以赎命,我们宁愿出一百条命将他们换回来!
秦康公
秦穆公之子。
当年秦康公送他
的舅舅重耳回国,送到渭阳,作诗云:“我送舅氏,曰到渭阳”后人
以渭阳喻甥舅关系。
秦桓公
秦桓公与晋厉公订盟,但后来秦桓公急欲向东发展而背约,与狄合力攻晋。公元前578年(桓公二十六年),晋率诸侯伐秦,秦军大败,退至泾。
秦哀公
申包胥痛哭七天七夜,秦哀公出兵救楚。
秦惠公
秦简公的儿子,秦惠公做了十三年国君,死了。
秦悼公
秦悼公在位十四年去世。
秦厉共公
春秋末期秦国君主。秦悼公之子。
公元前476~前443年在位。秦厉共公在位期间,蜀人、楚人、义渠之戎
都曾朝贡献礼。前476年,派兵拔魏城。前461年,沿黄河修筑防御濠沟。
同年,以兵2万伐大荔之戎(今陕西大荔朝邑一带),取其城。前457年,
他率师与绵竹之戎(今 甘肃天水东)战。前451年,筑南
郑(今陕西汉中)城,置县。前444年,他派兵攻义渠之戎,执义渠王。
秦厉共公执政期间的这些举措,为秦国的富国强兵作了一定准备。
秦怀公
秦躁公卒,其弟从晋归来即位,是为怀公。
秦庶长晁等包围秦怀公自杀。
秦献公
秦献公即位,下令废除用人殉葬的恶习。次年又迁都栋立,决心彻底改革,便下令招贤。
秦孝公
秦孝公 嬴渠梁 (前381-前338)
战国时代秦国有名的一位君主,他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开始富强起来. 商鞅变法是先秦最彻底的一场变革,它取消世袭的特权,规定按军公给予爵位和田宅奴隶,使秦国国富民强,为后来的统一六国开辟道路.
秦惠文王
战国时秦国君主。名嬴驷。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前311年在位。
惠文王为太子时犯法,商鞅行法,曾黥其师傅公子虔。故孝公一死,他将商鞅车
裂。然而他并未废除商鞅之法。在位期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任用贤能,推行法治,并不断向外拓展领土。孝公时期的变法,经惠文王继续推行,确立了秦封建制度。
完壁归赵就是秦昭襄王。
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在位时间短暂,政绩平庸,是
秦国历史上一位无足轻重的君王
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是 战国 末期的秦王,本名异人,后为华阳夫人子,故另赐名子楚,前249年至前246年在位。 秦始皇 之父。相传他尚在 赵国 为质子之时,为 吕不韦 相中,并加以栽培,成功得到秦王的地位。由于他突如其来的早逝,有人认为是因为他撞破了吕不韦与赵姬的奸情而被吕不韦所杀。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秦庄 襄 王 之 子。 13 岁 即 王 位, 39 岁 称 帝。 战 国 末 年, 秦 国 实 力 最 强,已 具 备 统 一 东 方 六 国 的 条 件。秦 王 政 初 即 位 时,国 政 为 相 国 吕 不 韦 所 把 持。公 元 前 238 年,他 亲 理 国 事,免 除 吕 不 韦 的 相 职, 并 任 用 尉 缭、李 斯 等 人。自 公 元 前 230 年 至 前 221 年,先 后 灭 韩、 魏、 楚、 燕、 赵、 齐 六 国,终 于 建 立 了 中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个 统 一 的、多 民 族 的、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国 家 -- 秦 朝。
秦 王 政 创 立 了 “皇 帝” 的 尊 号,自 称 始 皇 帝,宣 布 子 孙 称 二 世、 三 世, 以 至 万 世, 代 代 承 袭。 随 后,他 在 全 国 范 围 内 废 除 分 封 制,代 以 郡 县 制; 在 皇 帝 的 直 接 控 制 下,建 立 自 中 央 直 至 郡 县 的 一 整 套 官 僚 机 构。 以 秦 国 原 有 的 法 律 令 为 基 础,吸 收 六 国 法 律 的 某 些 条 文, 制 定 和 颁 行 统 一 的 法 律。 将 原 六 国 贵 族 豪 富 迁 至 关 中、 巴 蜀,以 防 止 他 们 的 分 裂 复 辟 活 动。 又 明 令 禁 止 民 间 收 藏 武 器, 销 毁 没 收 得 来 的 武 器, 铸 造 12 个 金 人。
在 经 济 上 推 行 重 农 抑 商 政 策,扶 植 封 建 土 地 私 有 制 的 发 展。 始 皇 三 十 一 年 (前 216) 下 令 占 有 土 地 的 地 主 和 自 耕 农 只 要 向 政 府 申 报 土 地 数 额, 交 纳 赋 税, 其 土 地 所 有 权 就 得 到 政 府 的 承 认 和 保 护,并 以 商 鞅 所 制 定 的 度 量 衡 为 标 准 统 一 全 国 的 度 量 衡 制 度。统 一 全 国 币 制。 为 发 展 全 国 水 陆 交 通,又 实 行 “车 同 轨”, 修 建 由 咸 阳 通 向 燕 齐 和 吴 楚 地 区 的 驰 道, 以 及 由 咸 阳 经 云 阳 (今 陕 西 淳 化 西 北) 直 达 九 原 (今 内 蒙 古 包 头 西) 的 直 道; 在 西 南 地 区 修 筑 了“五 尺 道”,开 凿 沟 通 湘 江 和 漓 江 的 灵 渠。
在 文化 思 想 方 面, 以 秦 国 通 行 的 文 字 为 基 础 制 定 小 篆, 颁 行 全 国。 并 利 用 战 国 阴 阳 家 的 五 德 终 始 说,以 秦 得 水 德,水 色 黑,终 数 六, 因 而 规 定 衣 服 旄 旌 节 旗 皆 尚 黑, 符 传、法 冠、舆 乘 等 制 度 都 以 六 为 数。水 主 阴,阴 代 表 刑 杀, 于 是 以 此 为 依 据 加 重 严 刑 酷 法 的 实 施。 始 皇 三 十 四 年, 下 令 销 毁 民 间 所 藏 《诗》、 《书》、 百 家 语, 禁 止 私 学。随 后 因 求 仙 药 的 侯 生、 卢 生 逃 亡, 牵 连 儒 生、 方 士 四 百 余 人, 而 将 其 全 部 坑 杀 于 咸 阳。
秦 始 皇 即 位 后,派 蒙 恬 率 兵 出 击 匈 奴,还 把 战 国 时 秦、赵、 燕 三 国 北 边 的 长 城 连 结 起 来, 修 筑 西 起 临 洮 (今 甘 肃 岷 县)东 至 辽 东 的 万 里 长 城。在 征 服 百 越 地 区 后,设 置 桂 林、 象 郡、 南 海 等 郡。 始 皇 末 年, 秦 郡 数 由 统 一 之 初 的 36 郡 增 至 40 余 郡, 其 版 图 “东 至 海 暨 朝 鲜, 西 至 临 洮、 羌 中, 南 至 北 向 户, 北 据 河 为 塞, 并 阴 山 至 辽 东”。 秦 始 皇 在 统 一 六 国 之 后, 修 建 豪 华 的 阿 房 宫 和 骊 山 墓, 先 后 进 行 五 次 大 规 模 的 巡 游,在 名 山 胜 地 刻 石 纪 功, 炫 耀 声 威。为 求 长 生 不 老 之 药,又 派 方 士 徐(即 徐 福)率 童 男 女 数 千 人 至 东 海 求 神 仙 等 等,耗 费 了 巨 大 的 财 力 和 人 力, 加 深 了 人 民 的 苦 难。三 十 七 年,秦 始 皇 巡 游 返 至 平 原 津 得 病。于 是 作 书 命 长 子 扶 苏 送 葬,并 继 嗣 帝 位。行 至 沙 丘 (今 河 北 广 宗 西 北),秦 始 皇 病 死。 赵 高 勾 结 始 皇 少 子 胡 亥 和 李 斯, 伪 造 遗 诏 立 胡 亥 为 太 子,并 赐 扶 苏 死。 秦 二 世 胡 亥 即 位 后 不 久, 即 爆 发 陈 胜、 吴 广 领 导 的 农 民 大 起 义。秦 朝 灭 亡。
公元前259~前210年,中国首位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嬴姓,名政。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创立了“皇帝”的尊号,称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