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毒音视频被清理
“胡烨”、“费祎”、“哈草”...这些普通人不知道说什么的话,是网络涉毒音视频中常见的内容,也是这个地下圈子的“行话”。 涉毒音视频通过这些隐藏的“行话”,明目张胆地演示吸毒,描述毒品生产的假象,甚至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宣传毒品的生产方法。 据北京日报6月26日消息,海淀区侦查员经过调查取证,发现爱奇艺、优酷、酷我音乐等互联网平台上存在60余条涉毒违法音视频,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6月24日,要求涉事互联网平台对这些音视频进行全面清理整顿。
流行君注意到,截至6月25日上午,1927个涉毒音频、视频、文章(评论)已在涉案平台被清理,7位歌手下线46首歌曲,88个账号已被技术处理或封号。被查处的46首涉毒歌曲均为酷我音乐平台歌曲。 为什么歌手要“剑走偏锋”? 把“人渣”清除了,可谓大快人心。流行君最关注的是46首,因为相对于涉毒的视频、文章、评论,涉毒音乐往往因为旋律好听而传播更广。 为什么歌手明知涉毒歌曲违法还要“剑走偏锋”? 歌手是艺术家,艺术家通常追求不随波逐流和叛逆。保持这样的性格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灵感。然而,有些人误解了所谓的“反叛”。歌手Donye。s曾经在一个访谈节目中吹嘘道,“这个东西(毒品)在很多地方都是合法的,没那么严重。”“叛逆”是第一条,侥幸是第二条。
通过“行话”的隐晦双关,歌手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意思来辩解自己没有涉毒。PG One演唱歌曲《平安夜》,歌词中出现“纯白粉走在木板上”等字眼,被广泛质疑涉毒。但是PG One完全可以说歌词与毒品无关,相关的文字只是你看不懂的“高雅艺术”。 结果歌手为了标榜自己的“独特性”,获得更多流量,打起了“擦边球”。 歌手要负起责任 流行君觉得这些歌手应该不会轻易被原谅。 虽然平台有审核不严的责任,但真正的创作者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今天下架了46首,明天歌手们就换个位置,做同样的事情。这样只会毒害更多没有经验的年轻人。 当年的“麦之王”李天佑在歌中宣扬吸毒后的奇妙经历,最终被全网封杀。或许,这种做法可以应用到涉毒歌曲上,因为能创作和演唱涉毒歌曲的歌手和教唆、引诱他人吸毒的罪犯没有本质区别。《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明确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虽然我们很难从法律上给这些所谓的“歌手”定罪,但是我们可以把问责的范围从下架、封号扩大到“禁唱”。 总之,涉毒歌曲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严重危害公众身心健康。我们对始作俑者持“零容忍”态度,这是对缉毒警察的尊重,也是对青少年的保护。(图片来自网络)
结束
: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