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国沪昆高铁的控制性工程壁板坡隧道在云南富源县开工建设,意味着昆沪高铁快速旅程的目标已经拉开大幕。
“隧道位于滇黔交界,全长14.7公里,整个工程计划于2015年6月完工。”据中铁五局云南段总工程师唐陶文介绍。同时,长沙至昆明客车全程运行时间将由目前的22.8小时缩至4小时以内,大大缩短西南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间的时空距离,形成运力强大、便捷高效、节能环保的运输通道。
长昆铁路客运专线云南段线路由贵州盘县进入云南境内后,沿既有铁路盘西线走行,到曲靖后沿既有沪昆铁路走行,经富源、曲靖、马龙、旧县、嵩明,最终到达昆明南。沿线设富源北、曲靖北、嵩明中间站,是云南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正线建筑长度长184.74公里,隧道比例高达72.72%,长度大于7公里的隧道有4座。壁板坡隧道是全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14756米,是中国在建的350公里时速铁路客运专线第一长隧道。
这里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馆,跟我一起看世界。
要说我们国家现在乘坐频次最高的交通工具,那非高铁莫属,自从高铁在我们国家遍地开花,几乎很多城市都开通了高铁线,高铁技术和速度也在不断发展,如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高铁里程能和我们比肩。这些国内的高铁建设也一直没有停下,铁路大动脉的不断完善也让高铁覆盖到更多小城市。
如今国内最长的一条高铁线就是著名的铁路大动脉京广线,从北京到广州,几乎跨越整个中国的南北,总公里数2298公里,不过马上又有一条超长的高铁线将要建成,长度超过京广线,将会成为中国最长的高铁线,也是一条纵观南北的线路,包海高铁。
这条全新的高铁线有2300公里长,比京广线多出2公里,如今还没有建成,等到4年后建成完工,就会成为中国高铁线路总长第一名。这条高铁线起始于内蒙古包头市,终点是海南省海口市,是纵观南北的又一条大动脉路线,未来也会成为铁路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种长度的高铁线都不是从头修到尾的,而是按照不同区段拼接而成,才能更快地建完,整条包海线分为7-8个铁路路段,由沿途不同省份进行规划和建设。最早通车的是海南环岛高铁,在2010年底就已经开通,位于中端的邕北铁路也在2013年底开始运营。
整条包海高铁线的投资会超过4200亿元,将会体现中国最先进的高铁技术,时速最高能到达350公里每小时。而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这条铁路沿线所经过的城市,在 旅游 程度上来说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主要城市,可以让人领略中国由北向南与众不同的风土人情。
从包头的草原风光、西安十三朝古都的 历史 和现代潮流的交汇,重庆的热辣民风和各种网红打卡点,贵阳的凉爽和青岩古镇,南宁优异的城市绿色环境,以及海南的海岛风情,一条高铁线,串联起西部由北至南与众不同的风光。
大家知道吗?下面我为大家揭晓!
兰新高铁***兰州~西宁~乌鲁木齐***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的,全长1776km。但世界上最长的高铁并不是兰新高铁,而是京广深港高铁,目前京广深段已经开通***但是分段而不是一次性全部开通的***,这一段长达2400km。
下面是关于高铁的一些知识
高速铁路是指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含预留***,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高速铁路具有载客量高、安全性好和能耗较低等特点。
从运输发展理论上来分析,加快高速铁路建设是必然要求。
运输发展理论认为,运输化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一种经济过程。在运输化过程中,人与货物空间位移的规模由于近代和现代运输工具的使用而急剧扩大,交通运输成为经济进入现代增长所依赖的最主要的基础产业、基础结构和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的运输化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在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从原始游牧经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场手工业阶段,各国经济一直处于“前运输化”状态与大工业对应的是运输化时期,而运输化本身的特征又在 “初步运输化”和“完善运输化”这两个分阶段中得到充分发展随着发达国家逐步向后工业经济转变,运输化的重要性在相对地位上开始让位于资讯化,从而呈现出一种“后运输化”的趋势。中国的运输化仍旧处于需要扩大运输能力的初级阶段。
从国情世纪出发,中国加快发展高速铁路也是必然选择。
一是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铁路“瓶颈”制约矛盾非常突出。
党的十六大以来,铁路运输生产力快速发展,改革不断深化,运输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但铁路运输能力紧张问题仍然很突出,严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铁路网规模的扩张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1978年至2007年,中国GDP由 3645亿元增加到24.95万亿元,增长了67.5倍,年均实际增长9.8%。1978年至2007年,中国工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煤炭增长了3.1倍,粗钢增长了14.4倍,石油增长了79.1%,发电量增长了11.8倍,水泥增长了19.9倍,化肥增长了5.7倍。改革开放30年来,铁路虽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比,发展是滞后的。1978年到2007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5.17万公里增长到 7.8万公里,增长50.9%,年均仅增长1.4%。
世界铁路历史发展证明,高速铁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1825年英国修建了世界第一条铁路以来,由于运输速度和运输能量上的优点,铁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各国的交通运输骨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公路和航空运输迅速发展,使铁路在速度上居于劣势,长途客运受航空运输排挤,短途客运被汽车运输取代,铁路进入“夕阳产业”的被动局面。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交通安全等问题的困扰,人们重新认识到铁路的价值。特别是高速铁路以其速度快、运能大、能耗低、污染轻等一系列的技术优势,适应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800多公里。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整合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执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