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车及高铁乘坐中有时会遇到你说的这种情况是,列车遇到两个供电线路交接的情况。在铁路术语中称为“过分相”。
因为铁路供电线路中采用的是25KV(2.5万伏)单相交流电,在供电中不可能一直由一个供电线路供电,每个供电线路间的交流供电的相位可能会不同,所以会在不同供电线路间切换时会有15~20米的无电区间。在无电区间会由车载电源供电。因为车速较快,切换不及时就会出现短时断电的现象。
里要注意观察在过分相前,在铁路边一定会有一个不许双弓的标志牌!这个就表示前方有过分相区间!
从2022年7月1日起,武广高铁列车开行方案重新进行了调整。武汉站每天首趟列车7:00开行,10:41到达广州南站;最后一班车20:06开行,23:47到达广州南站。中间开车时间最小间隔10分钟,最大间隔25分钟,客流高峰期基本可实现旅客随到随走,实现了高速列车“高密度、公交化”。7月10日以来,因雷电和供电故障影响,造成了部分列车晚点,影响了运行秩序。截至13日,列车始发正点率为94%,终到正点率为85.6%。
7月10日17时59分54秒,京沪高铁滕州东站内,下行上海侧接触网附加导线,也就是供电线故障,中断供电1小时37分。经调查,故障原因是:接触网附加导线不直接与动车组受电弓接触,为非张力安装悬挂,在重力作用下允许有一定驰度,遇大风会发生摇摆。7月10日滕州地区出现9级大风雷雨天气,大风造成附加导线强烈摆动,特别是跨中摆幅大,摆动过程中造成靠近雨棚柱侧导线与雨棚柱间绝缘距离不足,附加导线对跨中雨棚柱放电,烧断了靠近雨棚柱侧的附加导线。
7月12日10时45分, G102次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宿州东站,发生弓网故障,中断供电2小时17分。据调查,G102次动车组列车,前受电弓通过事故地点时受电弓与接触网状态正常,而后弓发生了弓网故障。直接原因是受电弓损伤,引发弓网事故,但具体的技术原因比较复杂,仍在深入分析中。
7月13日,G114次动车组的部分动力车厢无牵引输出,全列牵引力被限制,运行最大时速度约为160公里。为保证京沪高铁的整体运输秩序,在镇江南站,启动备用车替换故障车,终到北京南约晚点2小时40分钟。据调查分析,故障原因是,G114次动车组牵引变压器差动电流监控保护电路中检测电流的电线,出现接触不良故障,导致产生保护动作,限制牵引电流,从而限制了运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