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需要学会看昼夜长短示意图。如下图,晨昏线把地球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体现了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另外,我们也需要了解不同的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为例,春分秋分这2天,各地昼夜平分;夏至日,各地区昼长达到一年最大值;冬至日,各地区夜长达到一年最大值。
当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那问题就来了,你知道我国各地区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吗?由于我国南北跨的纬度偏大,最北在漠河,北纬53°,最南在曾母暗沙,北纬4°左右。所以我国南北昼夜变化差异较大。春分和秋分,我国昼夜平分,都为12h;夏半年,我国都处于昼长夜短的状态,但是昼最长的地方在我国漠河地区,夏至时可达18h。
但是冬半年,我国都处于昼短夜长的状态,而且越往北走,昼越短夜越长,所以漠河也是我国冬半年昼最短的地方,冬至日达到最小值,昼长仅仅约7h左右。由于昼短夜长,太阳光照最少,也成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薄暮冥冥、暮色苍茫、夕阳西下、桑榆暮景、暮景桑榆。
一、薄暮冥冥
解释:意为傍晚时天色昏暗。
朝代:宋
作者:·范仲淹
出处:《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翻译:快到傍晚时,天色阴暗,只听见老虎在长啸,猿猴在悲啼
二、暮色苍茫
解释:指时已傍晚,天色昏暗,眼前的景物已模糊不清。
朝代:民国
作者:茅盾
出处:《茅盾散文·旅踪屐痕·海参崴印象》:“海参崴在冬季白昼时间极短。上午八时天还未大亮,下午五时,已经暮色苍茫。”
三、夕阳西下
解释: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朝代:元·
作者:马致远
出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翻译: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
四、桑榆暮景
解释:落日的余晖照在桑榆树梢上,一派黄昏景象。比喻老年的时光。
朝代:三国魏·
作者:曹植
出处:《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翻译:年在榆树间,影响不能追
五、暮景桑榆
解释:夕阳斜照在桑树和榆树顶端,一派黄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时光。
朝代:南朝·梁
作者:萧统
出处:《文选·刘铄〈拟古二首〉》赠白马王彪》诗:“垂薄暮景,照妾桑榆时。”
翻译:将近傍晚景,照我桑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