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上海的0001次列车早上6:00到上海,晚上20:00从上海发车回北京。这样一来,该车就有14个小时停在上海站。为充分挖掘车辆的运能,就安排该车变换车次再跑一趟杭州(来回10小时之内)。16:00前该车回到上海后,抓紧清理卫生及做好乘务准备,20:00再发往北京。
也就是说,套跑就是利用原车底(原来的列车)跑一个长途加一个短途。人们也形象的形容为: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
---------------------------------------------------客运调度
T字开头的火车不属于高铁和动车,是特快列车的简称。
T字开头的火车又称特别快速列车,全称为特别快速旅客列车(英文:express),简称特快。是中国铁路的一个列车等级,在传统铁路(即普速铁路)里比较于普通旅客列车(俗称:慢车)和快速旅客列车。
特快车次现以字母T冠头,特快列车速度较快,停站较少车体也比较高级。一般全程只停靠省会城市、副省级市和少量主要地级市的车站。
扩展资料:
T字头的火车经常晚点原因
1、因其他车辆晚点导致连锁反应
这是最大的原因,尤其在铁路干线枢纽和繁忙的线路上,一旦有车辆晚点,将导致整个线路受到影响。比如在干线交汇点上,车辆通行都要遵从一定的时间间距,比如5-7分钟,一旦有车错过某个节点,就只能在下一个时间间距才能进入,后续车辆则需要等待顺次通过。
故而造成时间上的较大迟延。比如郑州站是京广线、陇海线的交点,任一方向的迟延,都会影响整个路网。空闲站台过少,也可能导致车辆晚点,尤其在繁忙的线路或重要站点上。
2、始发站发车迟延
有时候为了避免车辆闲置,会给火车安排不同路线的任务,同时更换不同的车次名称,称作“套跑”。这种时候,如果列车执行其他任务过程中遇到晚点情况发生迟延,导致不能按时返回,就会导致车辆始发的迟延。
还有一种情况是,某一线路系同一车列用两个车次号对开,比如北京到哈尔滨有早晚发车的不同车次实际上是同一列车在来回行驶,这样的话,如果一个方向严重晚点,可能直接导致另一方向无法按时发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快列车
针对评论区有人问“为什么有些车次一直显示候补”在文末给出了补充回答,这也可以算作是购买车票的技巧吧。先回答原问题:停运的根本原因是客流较少。
1月28日、29日和30日,春运前三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分别为308万、283万和296万人次,仅为去年同期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
目前,春节前停运的列车较多,约1/3的列车停运。而春节后还需要根据客流进一步确认列车开行情况,预计节后也会有部分列车停运,但数量会小于节前。
为什么今年春运节前客流较少呢?一是今年各大高校放假较早,几个放假较迟的高校多数都宣布了提前放假(中科大从1月30日调整为1月20日,东南大学从2月1日调整为1月22日),即使较迟的浙江大学也是1月29日,因此学生流大部分已经回家。二是今年春节较迟,节前时间较长,客流较分散。今年春运是1月28日至3月8日,共40天,其中正月初一前15天,正月十五后10天。但这也导致了节后客流相对于节前更加集中。三是政府就地过年的号召得到一部分人的响应,客流减少了一部分。
直接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部分列车停运
这个没什么好解释的,例如北京到石家庄,1月28日可以看到有大量停运列车。
1月28日,北京到石家庄存在大量停运列车
2,这一点相信能解答很多人遇到的情况和疑惑:我自己明明是从低风险地区到低风险地区,甚至我自己购买的列车中高风险地区压根不经过,为什么我的车也停运了呢?——受到疫情高风险地区的影响,套跑车次停开。
首先简单解释一下“套跑”这个概念。
其实一列火车/动车组/高速动车组不是一直在两地间来回开行的。举个例子,上海地区的一个列车,主要任务是跑北京到上海或者北京到杭州的任务。现在给定7个小时,从上海到北京,跑一趟吧绰绰有余,跑两趟吧时间不够,于是这个时候长途车就会套跑一个短的路程,如下图:
可以看到,该车在跑上海到北京,以及杭州到北京的时候,还套跑了一个上海到苏州的来回。
其实,每一列车都有自己固定的运行路径,我们把它叫做“交路”。上述举的例子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交路,还有其他复杂的类型。如果对这一块感兴趣,可以参考 @KingJulien 之前写的“常见的几种动车组交路类型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