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莆田、厦门地区的2010年较1976年龙眼面积、产量比重下降明显,而福州、漳州、宁德地区的龙眼经过35年的发展,占沿海地区龙眼、全省龙眼的比重均趋上升;沿海各地区龙眼单产年份间差异大,反映生产上还普遍存在"大小年"结果现象。
龙眼
泉州人通称桂圆鲜果为龙眼,龙眼焙干后为桂圆。商户常把两者统称为“桂圆”。
龙眼乃水果中之珍品,果肉鲜嫩,色泽晶莹,味道甜美,尤以东壁龙眼为上品(该品种因始植于泉州开元寺东壁,故名)。
桂圆具有开胃益脾、补血安神的功效,可佐治贫血萎黄、健忘怔忡、产后血亏等疾病,是产妇补养身体的佳品。
泉州是福建省龙眼重点产区。全市种植面积11万余亩,年产量(有大、小年之分)1.5万吨至2.5万吨间。其面积和产量居全省各地、市首位。
龙眼除鲜食和焙制桂圆外,还可加工成桂圆肉、糖水龙眼罐头、龙眼膏等。泉州罐头厂和晋江、南安、鲤城区一些乡镇罐头厂家均有生产和经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部分出口。
福建莆田产的桂圆是最好的。
莆田桂圆,又名“兴化桂圆”,莆田地处我国龙眼栽培适宜区的北缘,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日夜温差大,有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所以桂圆更甜,福建莆田的桂圆颗粒大,外壳橙黄、浑圆不塌陷,果肉晶莹剔亮、易剥离。
桂圆产地
桂圆是常见的一种水果,也称龙眼,其肉质鲜嫩、色泽晶莹、甘甜爽口,而且桂圆的营养价值丰富,我国的桂圆产地多分布在南部及西南部,比如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
世界桂圆产地的分布也是极为广泛地,包括泰国、越南、老挝、缅甸、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以及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和夏威夷州等。
龙眼原产于中国,主要产地位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其中两广和福建地区种植的龙眼最多,其他地区则是小规模种植。龙眼
龙眼是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生长在南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气候,能忍受短期霜冻,在0-4℃的低温条件,短期内不会冻死。
龙眼是南亚热带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果树,所以选择冬季无严寒霜冻、背风向阳的丘陵山地或平地栽培较为合适,土层深厚的砂质红壤或砂壤土均可。
龙眼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酒石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等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