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南站转一圈多少公里

红杏出墙记2023-03-16  11

合肥南站环线高铁全长437km。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设计标准等级高、可供列车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系统。其概念并不局限于轨道,更不是指列车。高铁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科研学术领域有不同规定。中国国家铁路局颁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文件中将高铁定义为新建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含)至350公里(含),运行动车组列车的标准轨距的客运专线铁路。中国国家发改委将中国高铁定义为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的新线或既有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文件,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轨道线路纳入中国高速铁路网范畴。

在包河区机场旁边 合肥高铁南站已经开工

合肥跻身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四大中心之一

首次将安徽纳入的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修编调整目前已基本完成,其中规划新建城际铁路6850公里,合肥将成为新规划的四大中心点之一。

据了解,原有的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规划只包括江苏、浙江及上海两省一市,经过我省争取,去年起启动的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修编将安徽纳入范围。昨天,长三角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单位负责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相关负责人称,《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10年调整)》已完成,目前正在上报国家等待审批。

城际铁路是以承担一定区域内中短距离旅客运输为主的公共交通方式,可加强城市群、重点城镇间的联系交流。据悉,新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规划的城际轨道交通将以五条主轴为核心区,在外围修建连接的通道,新建城际铁路6850公里,利用区域内的在建和已经形成的客运专线2600公里,和其他的快速铁路990公里,总路网规模将达到10400公里,铁路网密度将由目前的每平方公里1.5公里增加到3.07公里,接近全国水平的两倍。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建成后,长三角将正式形成高速“铁三角”。

并且,新规划的目标是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覆盖长三角地区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以及城镇,形成快捷、安全、高效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实现主要城市之间和相邻城市之间一至两小时的交通圈。

合肥南站(Hefeinan Railway Station)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隶属于上海铁路局管辖,与上海虹桥站、南京南站、杭州东站共同组成华东四大高铁特等站,是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是亚洲地区特大型交通枢纽之一。

合肥南站共12台26线,由合肥高铁南站站房、南北广场、线下场站、合肥客运中心站等几大功能区块组成,除合肥南站高铁站房外,枢纽总建筑面积约38.5万平米,合肥南站股道四角用地9.7万平米。

合肥南站是连接沪汉蓉客运专线、商合杭客运专线、京福高铁和合安城际铁路的国家级客运枢纽站。站房设计为全高架支撑上悬结构,乘客可自由选择出租、公交、轨道交通、摆渡车以及社会车辆出行。南站东北角为合肥客运中心站,旅客可根据自己出行情况实现无缝换乘。

合肥南站远景

建设背景

合肥是国家十大交通枢纽,最重视的是高铁。但由于合肥站不大,日渐不能满足需要,合肥西站又过于破旧,建造一个新的火车站刻不容缓。反复选址,最终定在合肥G3京台高速小西冲枢纽东边五百米。

建筑规模

合肥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以下简称“合肥南站枢纽”)是结合高铁合肥南站建设的集各种交通换乘方式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属合肥市先行规划设计的重点项目之一。

合肥南站是沪汉蓉客专、京福高铁线的交汇站,合肥站是淮南线、宁西线、合安线、合蚌高铁的交汇站,形成以合肥南站、合肥站为客运系统、以合肥北站为货运系统的环形格局,为中国中东部地区搭建了经济发展的动脉。

高铁合肥南站连接通过合肥市的合宁、合武两条高速铁路,并通过联络线连接合蚌高铁、商合杭高铁,同时为合福高铁的起点站,其旅客发送量占合肥铁路总旅客发送量的67%以上,根据相关资料预测结果,2020年和2030年合肥南站旅客发送量分别为1800万人和3160万人,旅客日发送量分别49315人和86575人,高峰小时客流量分别为5200人/时和9500人/时。合肥高铁南站的建设将会大大提升合肥市的铁路交通枢纽地位,2014年11月12日建成通车。

合肥南站枢纽以合肥高铁南站站房为核心,地处合肥市包河区及经济开发区交界处,连接老城区和滨湖新区。根据功能组成及规划条件,合肥南站枢纽需要解决九种功能关系的换乘及衔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公路客运、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慢行交通,是合肥市未来最重要的陆上客运交通门户。

合肥南站枢纽总占地面积约70万平米,由合肥南站站房、南北广场、线下公交场站、合肥客运中心站等几大功能区块组成,除合肥南站高铁站房外,枢纽总建筑面积约38.5万平米,股道四角用地9.7万平米。结合周边新建及改建市政道路项目,合肥南站枢纽项目(不含合肥高铁南站站房)总投资估算约74.5亿元。合肥南站的南北站房采用徽派建筑的风格特征,整体简洁大气,典雅清新,同时引入四水归堂的设计理念,形成具有浓郁徽州味道又现代感十足的序列空间。

南、北广场总占地面积约12.5万平米,内设综合换乘厅、配套商业、设备管理用房、社会车辆停车库等,总建筑面积约14.5万平米。为节约利用土地,合肥高铁南站站台采用高架方案,充分利用站台下空间布置公交场站、出租车场站与社会车辆停车场。线下场站总建筑面积11万平米。立体矩阵式出租场站及室内候车式公交场站是枢纽线下场站的设计特色与亮点,可较好地适应高铁突发大客流的换乘特点,并有效提升枢纽服务水平。

合肥地铁1号线高铁站设置在合肥南站枢纽北广场地下,地铁站厅层与枢纽北广场综合换乘厅形成人流换乘,地铁盾构区间纵贯合肥高铁南站站房及枢纽南广场,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4号线、5号线将汇集于此。

合肥南站的一个特点就是技术和环保理念先进。工程技术人员说,在高铁南站站房的建设中,采用了地热泵供暖,通过水循环自然调节站内温度;并安装了135个天窗,其中27个是全自动的,这些可以用来控制站房的温度、光线,比传统方式节约能耗。另外,为了方便旅客进站、上车、出站、乘坐地铁,整个合肥南站安装的自动扶梯及电梯的数量超过百个。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1322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