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高铁是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明明不是中国发明的。

裙边2023-03-15  13

所谓“新四大发明“是指“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但事实上这四项并不全是是中国发明的,只不过是中国在推广应用方面较为领先,对国外比较有影响而误传。

高铁:1964年10月1日,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正式通车。运营速度高达210公里/小时。故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由日本发明。这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

日本作为世界高速铁路的先驱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尚未或正在发展高速铁路的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偿转让了部分技术予这些国家,以帮助其更快、更方便地发展高速铁路系统。

2006年3月,由E2系1000番台改造而来的CRH2A型列车从神户港装船出发前往中国青岛,并转让部分技术予中国,由此开启了中国的高铁时代。

扩展资料:

“最想带回国的中国生活方式?当然是高铁,又快又稳又方便,还比飞机便宜。”在中国读书的孟加拉小伙萨利姆·沙麦德,对中国高铁艳羡不已。像萨利姆这样爱上中国高铁的外国人不在少数。

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票选出了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中国高铁高居榜首,成了外国青年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

各国青年之所以给出如此高的评价,关键还是中国高铁自身实力过硬。

首先是速度快、省时间。中国高铁的时速普遍在250至300公里,是国际普通列车的两三倍之多。正如一个罗马尼亚小伙子亲身体验,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到法国巴黎,欧洲国际列车差不多要开上一天,而同等距离的北京到上海,只需六七个小时。

因此,不少坐过中国高铁的各国青年,在赞叹之余,很是自然地成为“高铁粉”。

其次是平稳安全。前些年,一个外国朋友在时速为300公里的京沪高铁上,竖立了一枚普通的硬币,在长达9分钟的自拍视频里,列车飞速行驶,硬币始终屹立不倒。这则视频上传到网络后,在引发世界各国网民热议的同时,还俘获了广大网民的心,让诸多质疑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高铁。

高速、安全,再加上舒适的乘坐体验,这些实实在在的亮点,让中国高铁脱颖而出,成为外国青年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最好的中国高铁要与世界分享:近5年来,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稳健,如土耳其第一条高铁、印尼第一条高铁、俄罗斯第一条高铁等等,这些国家青年所期盼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已不仅仅是美好的梦想,而是即将成为现实。

数百年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辗转流入西方,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异乎寻常的推动力,同时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数百年后,中国高铁承载着各国青年的期望,承载着一个大国的胸怀和格局,大步走向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同享中国发展的红利,推动全球共同进步与发展。被各国青年赞誉为“新四大发明”,中国高铁名副其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四大发明

中国人口密度150人, 东部地区达300人,面积 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 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 电力稳定,技术 设备成熟, 劳动力充足, 政府财政也负担得起, 社会对 高铁的需求也充分, 这造就了中国庞大的高铁网络。 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接近4万公里,还在每年持续增加,相信过多10年,这个运营数字 会接近甚至突破 10万公里。

而 具备大规模 修建高铁客观条件的 两个国家,印度 尼日利亚,就看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达到修建的能力了。 而随着经济发展,一些人口稠密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会修建高铁,但规模必然很少。 如已经拥有高铁网络的西班牙, 法国德国这些人口稠密的发达小国,但 高铁的规模必然很小。 还有 些人口稠密但国土狭小的如孟加拉, 人口密度低但局部地区人口密集的 也有 高铁需求,但规模必然同样很少 。各国是否修建 及如何修建高铁,也要因时制宜考虑

想象中国这样大规模修建高铁的国家, 综合各种原因考虑,真的 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家了。

2022年建成通车。西双版纳高铁站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目前正在对站房的售票厅卫生间站台以及外部装修进行样板设计,站房装饰面八字佛手形状的钢结构也正在进行收尾工作,待全部完工后还将进行联调联试等工作。

主要优势:

西双版纳高铁站为新建线侧下式站房,项目总投资2.7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0000m²,最高吞吐量可达3000人。

西双版纳高铁站以“雀舞彩云,灵动版纳”为设计理念,汲取傣族传统建筑元素,整体造型犹如一只展开翅膀、翩翩起舞的孔雀,舒展大气的建筑姿态,展现着西双版纳热情好客的民族风情,又似一只开屏的孔雀喜迎八方来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1214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