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的发展前景是什么?

英美烟草2023-03-15  104

秦巴山间一盆地,汉江横贯全境,汉中因之得名。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民生闲逸,故有“秦巴小天府,西北小江南”之美称。汉唐之际,定都长安,经略要点,又在巴蜀。作为地处关中与四川的交通关节,承平时代,茶马古道熙熙攘攘,物资往来络绎不绝,兴旺盛景可以想见。然而,自唐以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北迁东移,故都衰败,盛况不再,汉中亦归于沉寂。

当今的汉中,辖地2.7万平方公里,人口380万有余,有九县二区。从地形上来看,北靠秦岭,南倚巴山,中为盆地,盆地面积约占汉中辖区面积的10.2%。贯穿汉中的西城高铁开通。至此,汉中已经有108国道、京昆高速、十天高速、阳安铁路、宝成铁路、西城高铁,加上未来即将开通的宝汉高速,还有汉中的城固机场空港,作为国家地理中央地带一个连接西北与西南的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已初具雏形。这又为汉中的发展带来独有的优势。

汉中地处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保护地,禁止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因此,汉中的优势就集于两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这就是汉中未来发展的起点和着眼点。

1、持续推进全域 旅游 ,高品质发展 旅游 业。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山水之地,是汉中 旅游 业发展的深厚资源。 旅游 主要有三方面吸引游客,一是自然风貌,二则人文古迹,三则风物人情。这些方面,汉中都不缺,而且资源很丰厚。南郑的南湖、陈村、黎坪森林地质公园,汉台的石门栈道,留坝的紫柏山,城固的桔园,洋县的梨园,西乡的樱桃沟,勉县的云雾山各个山势浑厚水韵流光,说起人文古迹,汉台的古汉台,拜将坛,勉县的武侯祠,留坝的张良庙,城固的张骞墓几多英雄传奇青史留名。还有那说许多集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于一身的青木川,华阳,骆家坝,青水苗寨等传奇古镇,星星点点,散布于汉中盆地的山山水水之间。

至于风土人情,就是指一地的民俗民风餐饮风味。汉中居于秦巴之间,其饮食偏向于川菜菜系,却又有自己的地域风格。其中汉中面皮,浆水面,粉皮,菜豆腐是本地风味中的典范。汉中热面皮红油鲜香,浆水菜酸香合口,粉皮薄透韧劲道,菜豆腐清嫩淡口是汉中小吃具有代表性的个中翘楚。其他如槟豆凉粉、小笼包子、肉夹馍、西乡牛肉干、牛肉面、略阳罐罐茶、宁强辣子鸡、核桃馍、原公杂烩、邦邦面、杠子面、锅贴,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2、着力提升汉中宜居城市建设,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汉中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是北方地区非常优良的宜居之地。改善提高汉中各方面环境层次,努力提升宜居水平,大力发展高、中挡养老之居,不仅惠及本地民生,也可大大吸引外地远客来汉中置业或住养,推动城市和养老产业的发展。

3、绿色农牧业发展得天独厚。现在人们最求的是高品质的生活,绿色食品已是人们的 时尚 。汉中地区良好的气候与生态环境以及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是我们做大做强农业的坚实根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牧业,是当今现代生活的需要,也是养老产业、 旅游 产业的必须。三者之间互为依赖依存。

当然,汉中可发展的很多,但可以此带动推进。

汉中目前城市大的框架还需完善,要想成为大城市,市区面积,片区功能都有待提高,还有没什么大的企业支住,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有些后劲不足,应一加强城市各功能片区建设完善基础建设,美化,绿化同步跟上。二对企业优惠政策持续加大,吸引企业落户扎根。三应奖励和鼓励不论何人积极参加招商引资,招来百万企业奖励1万,千万企业奖励10万,亿元企业奖百万。四积极调动政府官员和有志之士为天汉献策共谋美好的明天。五政府应加大力度招览人才和蓄备人才,有人才就会走的更远,给有 科技 ,有能耐的人按家落户。六政府人员首先做到为民富则国富,一心做事,为民办事,办实事,共同奔向小康 社会 而做表率作用。欢迎全天下有志之士为了明天两汉三国,真美汉中更美丽,参加献策献计,真诚的汉中人民,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

阿呆作为汉中人,对汉中的发展也一直颇为关注,在这里说一些个人看法,供商榷,

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优势劣势,综合判断。

汉中的劣势,大家都清楚,被秦岭巴山所阻隔,所制约。加上一江清水送北京的环保要求,工业、矿业都是限制发展的。

那么,汉中有什么?

绿水青山和温润的气候。这是汉中的优势,是汉中区别去关中和陕北,区别于西北其他地区的优势。以前是藏在深山人不知,如今随着大交通的改善,汉中的生态环境,得到全国的认可,甚至是全世界的认可。

那么,如何借助这些优势,使汉中的经济得到发展,改变长期以来贫穷落后的面貌呢。

阿呆认为,汉中的发展需要“三驾马车”。

第一,旅游 产业。随着“世界级汉中天坑群”的发现,为汉中 旅游 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汉中应该改变以往“小、散、乱”的 旅游 特点,做大 旅游 。借助世界级天坑这一名片,借助保护和开发,将以前的景点串在天坑 旅游 上,以天坑 旅游 为主线,带动全域 旅游 的发展。立足点要高,要看得远,将天坑 旅游 打造成与周边本省和邻省连成一片的大 旅游 圈,是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大 旅游 。彻底改变汉中的 旅游 形象,成为全国 旅游 重点区域。阿呆要说的是,汉中天坑群的保护和开发,对汉中太重要了,这是一次腾飞的机会,一定要抓住。

第二, 养老产业。如果问中国人现在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是啥:养老。全国60岁以上人口占17.1%,已经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了。养老产业在中国是朝阳产业,到哪里去养老,怎么养老,成了很多人考虑的问题。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养老的首选地,汉中正是西北地区最适宜养老的地方。将养老产业发展纳入大规划,全局规划,大力发展养老基地建设和养老配套的建设,是汉中应该着手做的事情。将汉中建设成全国性的异地养老基地,将带动 旅游 和服务、医疗等多个产业的联动。阿呆认为,以养老产业取代短效的房地产,是当下汉中应该做的事情。大规划,大手笔,打造养老基地。

第三, 农特产业。汉中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环境,早就了一大批优质独特的农林成品,茶叶、柑橘、大米、中药材等。但是由于规模限制,产业规模小、散,知名度低。阿呆认为,农特产业是个补充,是大 旅游 和大养老产业的补充,也将依托这两个产业,得到发展和提升。这是个传统产业,也是个优势产业,不能丢,相反要加大发展力度,形成靓丽的名片。

阿呆认为这“三驾马车”发展起来了,汉中自然就发展起来了。

但是,这都是大的规划和想法,需要一步步落实的,汉中目前的 旅游 基础较差,配套不完善。养老产业,更是需要大的布局,不是靠一两个企业的小打小闹。养老产业在汉中可以说是空白。应该提升到一个产业层面上,得到重视。

总之,汉中的发展不是一两年的事情,需要长足的努力,需要国家的支持和汉中人们的奋斗。

汉中是有前景的,阿呆认为:中国的第一波经济,是靠的交通,交通起来了,工业和贸易起来了,才有了沿海和江浙闽等。中国的第二波经济,靠的是矿产资源和能源,才有了陕北和山西、内蒙、新疆的发展。中国的第三波经济,是要靠生态资源的,生态资源的优势,正在逐渐发挥作用。

所以,阿呆是看好汉中的发展的,“三驾马车”会拉动汉中走向辉煌的。

阿呆一芥草民,怀着对家乡的热爱,说些看法,有不同看法的,欢迎商榷。

汉中城市规模大不起来.六十万市区人口就基本上到头了.汉中的发展应依汉中自然条件去规划.脱离实际的设计都是假.大.空。汉中得天独厚的森林. 旅游 资源.天然中药材.各种特品质的农产品才是天然宝库.怎么去做文章才是正事。

汉中的发展前景广阔,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绿水青山,生态文明方面。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好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发展,滥采乱挖矿山,河道私挖乱采,秦岭巴山整治等重点环节,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违法违建行为,把汉中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宜居宜养, 旅游 观光的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

2,打造特色, 旅游 观光方面。要围绕两汉三国 历史 文化,打造汉人老家,汉民族,汉文化,汉品牌,开发汉中特色 旅游 套餐,打造汉中 旅游 特色品牌,让汉中成为中国居民 旅游 观光首选目的地。

3,休闲 美食 ,宜居康养方面。建设打造汉中 美食 文化,打造面皮,菜豆腐,核桃馍,热凉粉,炸酱面,浆水面,梆梆面,凉粉肘子,原公杂烩,略阳罐罐茶,宁强麻辣鸡,洋县枣糕馍,等汉中特色地方 美食 。让汉中吃、住、游成为一体化发展的最主要发展前景,最主要发展工程,形成一盘棋思路,高规格发展规划,高起点定位项目,让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大城市居民向往汉中,来汉中居住,到汉中 旅游 ,品汉中 美食 ,回汉人老家。

企业落地在多要挣的到钱里吗,谁会做亏本生意,现在汉中有那些优势呢。占老百姓一点地给你找不完的事。高速公路就是例子天天给项目部找事,看一下投资人头都疼了,要想招到企业先整顿汉中人,把那些带头的闹事的坏分子先打掉看有人来吧

汉中还是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许多东西在陕西周边有一定影响,但放到全国知名度不高,可以以点带面,聚力打造一个知名标准。如新发现的天坑群,打造成九寨沟、华山、张家界一样世界知名品牌,将大大带动汉中整个经济发展。

随着西安到成都的高铁通车,对汉中来说还是好消息,距离成都和西安基本都是2-3个小时,可以方便人才流动,也更加能发挥西安后花园的功能。何况全国百强房企也有几家进入汉中,也可见汉中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

生态汉中,绿色汉中,花园汉中是方向,开发 旅游 业是唯一出路。

卖地,开发。大力发展房地产,只要房价赶超北上广深不愁发展不起来

现有汉中火车站建成于1998年,框架二层,站房面积5630平方米,随着汉中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流量的不断增加(预计2020年旅客发送量达680万人,办理地方运量250万吨),现有车站已不能满足客流需求,急需改扩建。此次结合西成客专引入汉中地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将现有汉中车站改扩建为西成客专高速客运站,在铁道以北新建普速客运站,将货运全部迁建至褒河车站。汉中车站初步设计概算总额为11.22亿元,客专车场设到发线8条(含正线)、普速车场设到发线6条(含正线),南站房按12000平方米设计建设,考虑到车站北侧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预留北站房及基本站台条件,待全线投运后视情况再确定规模另行建设。汉中车站总建设工期为18个月,有西安铁路局投资建设。

自2008年8月19日我市与铁道部就汉中铁路建设进行会谈,并印发部市纪要以来,市政府先后于2008年10月和2009年6月成立了汉中市西安—汉中—成都铁路高速客运专线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和汉中市铁路建设指挥部,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西成客专建设前期工作、汉中火车站改扩建及铁路安置小区征地有关问题和如何搞好项目前期协调服务等。

为使西成客专建设方案尽量照顾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市政府多次召集各有关部门和县区与铁一院座谈衔接,研究西成客专建设的有关前期工作,在充分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以汉政函[2008]143号文向中铁一院发出了《关于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方案相关问题的函》,函中对西成客专的线路走向、站点设置、主要技术标准以及建设时机等都提出了明确意见。

2008年12月10日—12日,铁道部在西安召开了新建西城高速铁路西安至江油段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

2009年1—2月份,市政府及有关县区与铁一院进一步就站点设置、线路走向再次与铁一院协商沟通。

2009年3月4日,铁道部以铁计函[2009]223号文批复《汉中车站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原则确定了主要技术标准、建设方案、规模以及投资估算、建设工期,在此函中特别强调:按照部市纪要(办函[2008]110号)确定的原则,汉中市负责汉中站区铁路改造用地范围内的地方企业、居民房屋和管线的征地拆迁费用约0.5亿元,资金由汉中市自筹。

2009年4月1日至2日,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在北京召开了汉中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可研报告审查会,会议上铁道部对市政府提出了三点要求:1、在4月中旬铁道部计划司审批汉中火车站可研报告前市政府要对汉中车站改扩建工程涉及的征地、拆迁的时间问题和环评意见做出书面承诺;2、在6月份汉中车站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前,汉中火车站北广场必须提前动工建设;3、在4月10日前将汉中车站可研报告及设计方案的有关意见正式回复铁道部计划司及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为此,市政府在2009年4月10日召开的政府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汉中火车站建设问题,并以汉政函[2009]30号文《关于汉中火车站工程设计方案修改意见的函》就站房建设方案、广场和站房统一规划设计建设问题、站东路的下穿方式、车站台线规模,以及广场建设问题正式回复铁道部。

2009年4月27日至30日,铁道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西安至江油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对项目的方案比选、线路、站点布设及投资预算做了原则确定。此次会议保留了我市境内城固段的线路走向意见。此后,铁一院工程技术人员进驻汉中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西成客专线路定点勘测工作。

2009年5月22日至23日,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新建西安至成都铁路江油段项目建议书评估会,对此项目的区域布局、功能定位、建设标准及建设意义在国家层面上做了重新认定。此次会议变化较大的在铁路运行速度目标值的确定上,由于此线路沿线地形复杂,考虑技术因素及国内目前尚无350公里/小时长大铁路干线运营、管理的实践,同步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客运专线有一定风险,因此,评估认为,本线路速度目标值宜采用初期按250公里/小时标准建设,基础设施按350公里/小时标准进行预留的方案。

2009年5月25日至27日,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汉中车站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会后,市政府通过认真研究,以汉政函[2009]55号《关于汉中车站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修改意见》对涉及车站改造站东路下穿、改造加宽车站西侧的谠骆路、汉中粮食储备库专用线问题,以及城固站线路走向、设站问题等函复铁道部。

2009年6月29日,铁道部以铁计函[2009]866号文批复了汉中站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将项目建议书中提出的“站区拆迁费约0.5亿元”重新确定为0.9亿元。期间,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北京向铁道部汇报西成客专及汉中火车站建设问题,希望能够引起部里领导的重视,充分考虑汉中财力紧张的状况。

2009年6月9日至10日,副市长张雁毅、市长助理、市发改委主任李宝玉带领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等部门领导专程向铁道部计划司及技改处做了汇报,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南北广场建设费用问题;第二,粮库专用线问题;第三,站东路南北下穿铁路连通石马路问题。铁道部计划司当即答复:南北广场建设费用按惯例要地方政府承担,铁路部门不负担此项建设费用;粮库专用线问题在技术上可以妥善解决,不再做整体搬迁考虑;站东路下穿铁路问题,可以一并设计,新增工程规模费用纳入新项目,穿过既有车站规模的建设费用由地方承担。

2009年8月18日至20日,市长胡润泽、市长助理、市发改委主任李宝玉、市政府副秘书长杨明全同志又专程赴北京向铁道部汇报项目情况,铁道部计划司、技改处领导听取了汇报,李宝玉同志代表市政府就站东路问题、站房建设拆迁费问题、南北广场建设问题做了汇报。

2009年9月29日铁道部和省上有关领导来举行了开工仪式。

截止09年12月底现在征地拆迁摸底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征地拆迁范围包括:西成客专汉中站站房、站台及站线,北站房、站台及站线,南、北广场等。总用地533.7亩,总拆迁户数677户(其中:个户641户、单位及集体36户),总拆迁面积15.3万平方米(其中:个户85175.03平方米、单位及集体67793.7平方米),总征地拆迁费用为8.27亿元。其中,西成高速客运站(南站)站房、站台及站线:总用地约240亩,需拆迁276户3.2万平方米,征地拆迁费1.84亿元;北广场和北站房、站台及站线:总用地约133.7亩,需拆迁244户4.39万平方米,征地拆迁费1.27亿元;南广场:总用地约160亩,需拆迁157户7.69万平方米,征地拆迁费5.15亿元。

三、2010年工作目标任务

(一)确保西成客专线路工程顺利全线开工,完成部分桥梁和隧洞工程建设。

(二)完成火车站改扩建征地拆迁工作,年内完成部分主体建设;完成火车站南北广场和北站房设计。

(三)完成褒河火车站及库房征地拆迁工作,年内开工建设。

(四)完成阳安铁路扩能工程的核准批复,并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根据汉中市发改委资料整理)

2021年10月开工,预计到2026年建成。

西十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高等级铁路西武高铁的组成部分,项目包括正线和西安枢纽相关工程。正线起自西安东站(含)以北约1公里处,接入既有十堰东站(不含),长度255.749公里,陕西169.39公里,湖北86.35公里,按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公里/小时,建设工期约4.5年。

新建西十高铁,将形成西安至武汉间便捷高铁通道,对改变西北至华中、华南、赣闽等地经郑西——郑武高铁“拐角”绕行的格局,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实施,加强关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布局,推动秦巴山区乡村振兴,加快沿线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预计西十高铁湖北先行段在9月底具备开工条件。西十高铁建成后,十堰到西安大约只需要一个小时。与现在的普速列车相比,行程至少压缩5个小时左右。这对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1154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