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进区域经济活跃程度,更大限度满足人员出行交流,带动经济发展。
2,有利于人员流动和货物运输,有效调节市场人员物资调配。
3,高铁基建,带动国内劳动就业,促进相关企业工厂发展。
4,熟练高铁承建水平和技术,有利于中国高铁出口,提高中国高铁知名度,外汇创收。
中国将目光投向了高铁,这种极有可能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的基本格局的交通工具。高铁的诞生,让陆权突围成为了可能,让中国既可以向东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又可以向西发展内陆经济,这为中国寻找到经济持续腾飞的新支点。它将对既有的“海权时代”造成冲击,使陆权再次成为重要的战略。这对中国至关重要,使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的大格局中处于十分有利的战略地位。在我看来,中国的高铁战略主要后果有二。一,可以推进国际政治民主化。二,为中国经济持续腾飞创造新支点。陆权和海权的一个巨大不同在于:海权情况下,霸权国家只需要扼守关键的几个端点,就能实现整体控制,而陆权情况下,就不一定了,你需要控制的地方太多,从运输效率,耗费精力的角度来看,陆权的性价比太低,很难去调和各种错综复杂的地缘,民族,宗教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在高铁战略的实施,必然是中国和相关利益国的平等合作,这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带来的必然是国际政治的民主化,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中国的外交辞令总是强调国际政治民主化的根源,一方面是美国霸权统治的反抗,另一方面更是有极现实的政治考量。中国恰逢经济转型时期,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迁移,国内的高铁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品,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延伸到欧亚大陆上的铁路,又给了这些厂家一些新的选择,可以通过亚欧大陆桥直接发往欧洲,这使得欧亚大陆内部的资源能够更有效的整合,面对海权强国的政治压榨的时候,有更多的议价权!这为为中国经济持续腾飞创造新支点。
近年来我国高铁营运里程持续增加
2008年,全国高铁营运里程仅671.5公里,而从2009年开始,高铁运营里程开始显著提升。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铁总里程已达到3.8万公里,超额完成了2016年国家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2020年的目标。
我国高铁新投产里程波动变化
从近几年我国新投产高铁里程数来看,大致呈先降后升趋势。截至2020年底,我国高铁投产新线为2900公里,京雄城际、银西高铁、郑太高铁、连镇高铁、盐通高铁、沪苏通铁路、格库铁路、大临铁路等多条新线顺利开通运营。
我国首次出具政策放缓高速铁路建设
2016-2020年,我国陆续颁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调整)》和《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对我国高铁网络建设做出了规划。2021年3月颁布的“十四五”计划中,主要从发展智能高铁、高铁物流等角度对我国高铁做出了支持性政策。2021年3月,我国首次发布政策对高铁建设提出限制性要求,禁止变相建设地铁、轻轨,且对于350公里/时的高铁项目明确了建设门槛,只有满足以下三点才可建设:1)连接贯通的是省会城市及特大城市2)近期双向客流密度达2500万人次/年以上3)中长途客流比重在70%以上的高铁主通道线路。这意味着中国高速铁路项目从审批到施工全面收严。受该政策影响,预计未来几年的高铁建设速度将有所放缓。
预计我国高铁营运里程保持增长态势 但新投产里程有所减少
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30年,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年均增速达2%左右。根据2020年国铁集团颁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35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要达7.0万公里左右,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
从我国新投产里程角度来看,国铁集团于2021年初表示,2021年,国铁集团计划投产新线3700公里左右,其中高铁1600公里左右。由此可见2021年高铁建设将继续减弱,高铁新线投产将再度减少。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30年高速铁路运营总里达4.5万公里左右,因此预计2021-2030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新投产高铁里程数达5100公里左右。根据《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2035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要达7.0万公里左右,因此预计2031-2035年我国高铁营运里程新投产高铁里程数将达到2.5万公里左右。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