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建宁市只有建宁县,建宁县为福建省三明市下辖县
建宁县地处闽赣边界、武夷山麓中段,全县辖4镇5乡、92个行政村、7个社区,县域面积1718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是著名的中国建莲之乡、黄花梨之乡、无患子之乡、梨产业龙头县和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
建宁是闽地之母、古老陆地。地质结构形成于26亿年前,是八闽大地的起源地,地质学定名为天井坪地貌。建宁是闽水之源、灵秀之地。福建“母亲河”闽江发源于此,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标准,连续四年入闱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是休闲安养的“天然氧吧”。
扩展资料:
地形地貌
建宁县境内丘陵起伏,植被茂密,四周高山环抱,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7.4%,平原、盆谷仅12.6%。地形四周高中部低,呈阶梯状下降,表现为明显的层状地貌特征。县内最高峰白石顶海拔1858米,最低处大源、器村海拔290米,相对高差1568米。
气候
建宁县地处中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又有大陆性山地气候特点。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16.8℃,年积温4900-5069.7℃,极端最高温39.9℃,极端最低温-12.8℃,夏季气温日较差达11℃以上。
水文
建宁县内溪河总长达1005.9千米,主要溪河有13条,其中濉溪及其11条支流属金溪水系,在袁庄注入金湖后,经将乐至顺昌,汇入闽江上游三大支流之一的富屯溪。台田溪属沙溪水系,为宁化水茜溪的上游支流,发源于金铙山南麓海拔950米处,是闽江的正源头。
1、湖南建宁县公元214年,三国东吴定都建业,设县建宁,孙权割湖南县以东和醴陵、修县沿湘江东岸地带置建宁县,筑县城于今湖南省株洲市。公元257年,建宁县城迁今株洲县淦田。晋时,又将建宁县城迁回株洲(在淦田镇以南1.5公里处的湘江东岸,至今尚存建宁古城基遗址)。
2、云南建宁郡
公元225年,蜀国丞相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平叛南中部族,三军会师味县,立纪功碑于城内。废益州郡设建宁郡,并将郡治由滇池迁到味县(今云南曲靖)。西晋初年,设立宁州,味县成为州治,而建宁郡也成为主要政治中心。南朝齐移治同乐县(今云南陆良境)。梁废。
3、福建建宁府
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升建州为建宁府,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其地域在今福建省武夷山、建瓯、建阳、浦城、松溪、政和、寿宁、周宁等县市。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隶属江浙行中书省杭州,15年(1278年),改为建宁路,属福州行中书省,置录事司,17年(1280年),改为建宁路总管府;顺帝至正22年(1362),置建宁分省。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罢录事司恢复建宁府。清承明制。清建宁府治建安、瓯宁(今福建省建瓯市)。辖:建安(县治在今福建省建瓯市区)、瓯宁(县治在今福建省建瓯市区)、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市)、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浦城(今福建省浦城县)、政和(今福建省政和县)、松溪(今福建省松溪县)共7县。1913年废建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