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下午茶文化的介绍

门头沟景点2023-03-14  17

香港的下午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你们知道香港下午茶文化的基本资料吗?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香港人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处,在这里您可以看到世界很多地方的风俗与礼仪,而传统的中国文化也得到了完好的储存。时至今日,大多数香港人还保留着喝下午茶的习惯。就餐完毕后,享用一杯香浓的热茶,闲适自在,可赛神仙!在香港,饮茶的文化根深蒂固,不论是中国茶、英式下午茶还是港式奶茶,都有着独特的品味与文化。

不知您是否注意到,当服务员为客人倒茶时,有些客人会用手指轻敲桌面。这其中有一段历史典故。饮茶的礼仪自古流传,一直存有感恩之意,值得传承。饮茶者用三根手指轻敲桌面,代表他向倒茶的人致谢。传说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曾到东南方微服出巡,有一天皇帝与臣子来到一家茶馆,皇帝为掩饰自己的尊贵身份,便站起来为臣子斟茶,而为了不吓坏臣子,皇帝先想出让臣子用手指轻敲桌面,以示磕头谢礼其中一根手指代表他们低头,另一根手指则代表拱起的臂膀。直到今天,这样的饮茶习俗仍在香港广为流传。

在香港,您可以品味最传统的中国茶,最时尚的港式 *** 奶茶。香港特殊的历史背景,也使香港人体会到享用英式下午茶的乐趣。中西茶饮,造就多元茶饮风貌与品茗文化。吾饮良品研发团队遍寻香港民间美食的传人,本着将港式饮品传统精湛的制作工艺传承和发扬的目标,对众多经典港饮的工艺流程加以标准化,并在每次的制作过程中都严格遵守,也只有以如此诚意,方能保证奉献给顾客的每一杯饮品都是地道纯正的香港滋味!

香港下午茶文化由来

在香港,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住不起半岛酒店,就到半岛去喝下午茶。

一位英式下午茶套餐差不多300元港币,外加15%的服务费。

有人说,因为有了张爱玲,因为有了倾城之恋,才有了暧昧的半岛下午茶。其实不然。从上世纪中叶起,半岛酒店的下午茶便成了很多香港人趋之若鹜的一种追求。到了80年代,周润发、张国荣、钟楚红和张曼玉等常客的光顾,又曾兼有“影人茶座”之美誉,半岛为“星探”和娱记狗仔队以至热爱明星的粉丝们留下了“追星”的兴奋点。

下午茶的高峰一般在三点左右,随后一直延续到晚上七点。这儿的气氛很适合那种追求典雅、自在、闲适的小资们,无论世事如何,对半岛下午茶的追捧与热爱一直经久不衰:高大的空间,低回的乐音,古典而时尚的装饰,恰到好处的温度里,弥漫着暖洋洋的西点烘焙时溢位的甜蜜气息,穿梭其间身着经年不变的白色制服的服务生,建筑的西方风情和细节所呈现的东方神韵融为一体,将高贵与优雅凝聚成一种无与伦比的非凡气质。

在半岛,原先所有来喝茶的人,无一不是西装革履,流苏粉黛。其实这是随英国人的传统,香港人觉得在半岛喝下午茶是一次和典雅的聚会,于是便沿袭下来。很多上流社会的女人不太喜欢那种风尘仆仆不修边幅的男人,头发乱成鸡窝似的,衣领四周到处是头皮屑,西服的皱褶一眼就看出没有熨烫,显得很没有品位。所以,一般只要有女宾在场,男士肯定要认真整理一番,以显示对女性尊重的绅士风度。

其实半岛的下午茶,完全是西式茶,即以英国立顿红茶和各种咖啡为主,没有谁跑这儿来点名要喝西湖龙井和黄山毛峰。尤其是香港本地人,如果说从海底隧道钻过来特地喝中国茶,那还不如去中环丹利街的陆羽茶室,比起这儿要便宜许多。

西式茶的花架子很多,不似平日里在茶楼喝茶那么实惠。半岛下午茶的西点名头复杂,每一道糕点都有一个很洋气的名字,不像我们随便叫个“老婆饼”、“蛋黄酥”什么的。

战争和爱情,蛋糕与情调,能把这些看似毫不沾边的东西糅合得如此罗曼蒂克,大概只有在西式茶里才会出现。

所谓英式下午茶套餐就是一个有着三层架子的点心格式,第一层为三明治,第二层是传统英式点心SCONE,最上面的是水果塔。半岛下午茶所有盛着食物的餐具都是纯银打造的,全酒店共有4.8万件这样的银器,每天都需开启八部打磨机擦拭,所以从1925年至今,这些餐具摆放在云石材质的餐桌上,始终保持亮丽如新,光彩照人。

从饮茶文化发源来讲,最早于下午喝茶的民族,理应是一向以茶文化著称的古代中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下午茶发展为一种既定习俗的文化方式,则是英国人。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始自1661年。当时,一位葡萄牙公主Catherine of Bragança和英王查理二世结婚,公主把葡萄牙的饮茶习惯带到英国。

17世纪时,英国上流社会的早餐都很丰盛,午餐较为简便,而社交晚餐则一直到晚上八时左右才开始,人们便习惯在下午四时左右吃些点心、喝杯茶。其中有一位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伯爵名叫安娜玛丽亚,每天下午她都会差遣女仆为她准备一壶红茶和点心,她觉得这种感觉真好,便邀请友人共享。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起来。

英国人最喜欢的下午茶时间,多集中在下午3时到5时半之间,在优雅的氛围里往往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心灵的祥和与家庭式的温暖,从而舒解一天的疲劳。

据说远在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的时光并非如此美妙。那时候,无所事事的贵妇人们利用午后的闲暇时光,在茶香的掩映之中,有些兴奋、有些嫉妒地谈论著别人的私生活。幸好,社会的发展解脱了对女人的束缚,生活空间的扩充套件使得女人们不再局限于狭小的天地,轻松的下午茶时光,真的变成了享受。

香港下午茶文化与英式下午茶的渊源

据说英式下午茶的概念源自贝德福德第七公爵夫人安娜The 7th Duchess of Bedford, Anna, 1788-1861。18世纪的英国人每天只用早点和晚餐,而英国贵族一般在晚上8:00后才用晚膳。这样一来,早晚餐之间的漫长时间,就让不少人饥肠辘辘。公爵夫人喜欢邀请三五知己,在每天下午4:00左右来到家中,一同享用以上等瓷制餐具盛载的香醇好茶,以及精致的三明治及小蛋糕,此即为英式下午茶文化之始。后来这种习惯蔚然成风,在贵族社交圈里流行,成为时尚名媛淑女闲来午后聚首、享用茶点的风尚文化。

我最爱看香港TVB电视剧,其中很多情节都是在茶餐厅发生的,很多香港人早餐下午茶或者休闲娱乐都是在那度过的,对于从小生长在大陆的人对茶餐厅很是好奇.

要了解香港,最简便的办法大约是傍晚时分走进一家人声鼎沸的茶餐厅。

香港地少人多,工作速度极快,价廉物美的茶餐厅遍地皆是,各有各的取胜之道,各有各的招牌菜式,粥粉面中哪怕只有一样出色,照样有人漏夜排队,在香港人看来,只有排队买,那才是对一个品牌的极度赞美和高度认同,如果有时间,有精力,你愿意,呆在哪个出名的茶餐厅门口,准能守候到一两个在此觅食的大小明星,香港的明星太多,地方太小,出名的茶餐厅主比名人牛气,并有合影的大照片,以证视听。

茶餐厅是一种香港独有的快餐食肆,集快餐店与餐厅的特式于一身,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饮,是香港平民化的饮食场所。在香港,茶餐厅遍布各区,营业时间不定,通常由早上6时至凌晨1时,旺角等繁忙地区的茶餐厅更可能通宵营业。

要说香港人的饮食特色,当然少不了上茶楼享受“一盅两件”。旧式茶楼服务生拿大水煲为茶客添水、点心员用布带缚著点心盘挂在胸前叫卖点心的情景,都为香港的饮食历史留下难忘的一页。纵使旧式茶楼已渐渐湮灭,取而代之的新式酒楼仍是大部分香港人与亲朋好友共聚的首选。

英式下午茶的习惯成了香港茶文化的一份子。地道的香港生活就是每到下午三点,人们放下手里的工作,走出写字楼,去喝上一杯下午茶,有的甚至可以一直延续到晚上七点。而在半岛大堂金色大柱的围拢中喝下午茶,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从上世纪中叶起,半岛酒店的下午茶便成了很多香港人趋之若鹜的一种追求。到了80年代,周润发、张国荣、钟楚红和张曼玉等常客的光顾,又曾兼有“影人茶座”之美誉,不光是明星们喜欢来此悠闲,港府的高官有时也在这儿招待宾朋。这儿的气氛也很适合那种追求典雅、自在、闲适的小资们,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无论世事如何,对半岛下午茶的追捧与热爱一直经久不衰。现在更多的是慕名而来图个新鲜的游客,把这种消费作为景点来见识一下,再有就是住在半岛的客人请客或被请,纯属偶尔奢侈慰藉一下紧张疲惫的心。

图文 | 饮冰患者

说起豪华酒店,半岛应该不是第一个进入脑海的。总是先想到万豪,因为太庞大了,全球开花,去年和第二个巨头喜达屋强强联手之后更是称霸了酒店业的半壁江山。然后会想到四季、丽兹卡尔顿、文华东方、费尔蒙、希尔顿、香格里拉、W等,它们或是奢华或是格调,都是导师口中“你该去那里实习”的好模范。

当下每一个庞大的酒店集团都在加快全球连锁的步伐,唯独半岛酒店不紧不慢,孤芳自赏。在酒店业的大水大浪中仿佛一股清流,从旁划过,轻声得让人有些遗忘, 但突然想起时让我惊觉:原来是它,其他答案都不对 。

突然想到这个答案的时候,我正在香港的尖沙咀。

一出地铁便看见了,依旧是印象中的低调。

正好是过年前的时光,香港半岛的门前吊起了大红灯笼〜

从1928年的第一个半岛酒店在香港开业(也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酒店),时至今日全球也只有十余家而已, 并且只在最繁华的大都市:纽约、巴黎、东京、上海、北京、曼谷...... 只建立一家顶级的豪华酒店 。

半岛没有太多的商业气息,被尊为“远东贵妇”的半岛从一开始就在文人雅士中备受青睐。 自香港半岛出生的第一天,它就成为了一个象征: 它是那个年代里名流的风云场所,它是流金岁月中的不朽传奇。

时至今日,对于喜欢品尝历史和文化的商旅过客们,“半岛酒店” 四个字,本身就自带金光,意味着上乘之选。 位于尖沙咀核心地带的半岛酒店历经战乱走向和平,面朝维多利亚港,荣辱不惊地见证着这个城市的翻新 。

这个“远东贵妇” 有两个招牌不可或缺,若是失传,半岛就不是半岛了。

一个是下午茶,另一个是门童。

香港半岛酒店的下午茶情结要从张爱玲说起。 坊间流传半岛的下午茶是张爱玲的最爱,但想要考证也是颇费一番工夫,字里行间没有有力的证明,而张爱玲本人也并未明说。

于是有了另外一个版本的说法,据说拍摄《倾城之恋》的取景地浅水湾酒店因为拆迁,导演遂将重头戏的场景都挪到了半岛酒店。而“张迷”们无处触景生情,就借半岛的下午茶来感怀书中人物。

这么一来,张爱玲让半岛酒店见证了一个乱世情缘。 且去香港半岛的大堂茶座一看,现场乐队乐声悠扬,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倾城之恋的格调。

不仅这文艺的噱头打的很正,半岛下午茶的逼格也是打的很响。 下午茶的文化源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那时中午吃得少,晚餐又吃得晚,女人们到了下午便饿得发昏,于是整出了下午茶。

英国有个民谣好像这么唱: “当时钟敲响四下,世上的一切为茶而停。” 所以,最正统的喝茶时间就在下午四点,俗称 Low Tea。

一旦标榜英式,人们总觉得杠杠的正宗,半岛酒店就是沿袭了这一套英式茶文化,成功地俘获了众人的少女心。

而多少人甘愿排队等候,就是为了亲身体验这贵妇般的仪式感:巴洛克的建筑,蒂凡尼的餐具,经典的三层架。

无怪乎香港人有句俗话:住不起半岛,就喝一杯半岛的下午茶吧 。

其实作为任何一家五星酒店,大堂吧都该有这样的出品水准,而下午茶的制作也并没有那么考验甜点师的技能。 那半岛的下午茶为什么历经时代变迁,却依旧屹立不倒,日日盈门?

装修高大上么,四季的架势绝不落后;点心很惊艳么,文华的口味甚至更好,价格还更有优势。都说吃的是噱头和逼格,可张迷们捧一本倾城之恋喝的就是那份陶醉:“那整个房间像暗黄的画框,镶着窗子里一幅大画......"

因为半岛有故事,而一个好故事本身就胜过了一切宣传 。

半岛酒店的第二个神秘招牌是门童。这是只有半岛才有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八十多年没更换的经典全白制服加白帽,帽子下永远微笑的面孔,标准的开门姿势,标准的微笑,门童们站在酒店大门旁,为进出的客人拉门。

门童这一岗位在如今电动旋转门横行的时代难免显得有些鸡肋,可是半岛就是那么“顽固” 恪守传统,坚持雇佣门童,而这一共性甚至跨越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无论是在美国、法国、上海、东京,半岛的门童都是同样的行为准则,每一天平均拉门4000次 。

有时我还是很怀疑,觉得这工作未免过于简单机械,于是我向在东京半岛的好友求证。

门童和 Concierge或礼宾部是同一批人么?我不太相信他们只要开门就好,猜想大概还兼做问询和礼宾的服务吧。

不,礼宾是其他人,门童就是开门的,他们的工作就是保证每日大门的正常运转。

我追问,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属性的职业呢?

他们更多的像是 icon of peninsula,就是半岛的标志,象征大于功能。业内人称为PAGE,寓意 Open the first page of guest experience 。

这么一讲也是很有道理了。往往都说你在酒店遇见的第一个人决定你接下来的体验感受,那么这第一个人就是至关重要的。半岛让门童成为每一个客人遇见的第一人,发挥的作用就是“打开第一页”,而绝不是安插的闲职。 一推一开之间,恰是只有半岛才能做到的 “简单重复的美” 。

平凡吗?任何一件简单的小事,若能日复一日就是不平凡的。

保守吗?反正半岛的员工流失率在全港同业中是最低。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浪潮下,今明都是两重天,没有什么核心秘密是揭不开的,也没有什么技术是学不来的。

任何一种再高配的“硬件”都有可能被对手学去,只要对方肯烧钱,甚至还能超越。 但半岛酒店的两个“软件”却是难以模仿的,无论是下午茶还是门童,它们都具有传统的力量,历久弥新,难以泯灭 。

半岛的下午茶,是90年不变的味道。 虽然提供的东西真心不复杂,但正对顾客的胃口,尤其对于当下东奔西走的人们来说,坐下品茶是种极大的诱惑,哪怕昔日光景难以重现。

明知乱世鸳鸯的故事是发生在浅水湾,聪明的半岛也从不说破这段情调,任由人们臆想:嗯这里是作者最爱的下午茶〜

半岛的门童,是90年不变的重复。 这不仅代表至诚的服务,更是活着的标识。说起全球最著名的门童,恐怕就是半岛的陈伯,一个12岁就来半岛并在此奉献一身的职人,虽已离世多年,可他标准的“半岛式微笑” 一直被人口口相传,影响深远。这也是我听过最坚守感人的酒店故事。

非业内人士才不会去关心什么酒店战略、目标客户、市场计划等。人们只知哪哪儿环境好,哪哪儿饭好吃。 噢,半岛啊,下午茶呗,听说现在还有女门童了呢 。

这便是“远东贵妇” 的两大招牌:下午茶和门童 。

更走心一点,半岛品牌的实质藏于:怀旧和温情。

- THE END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999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