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隔离酒店,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阳光真的很刺眼。
酒店大门用铁皮围板封闭着,只留仅一人能够通过的窄门,保安把守着。出门一回头,发现围板用绿色塑料草坪铺满,跟市政建设的施工隔离带一模一样,路过的行人根本不会多想,围板里是一个隔离的世界。
钻进防疫面包车,发现车内两排已经坐了共6人,一打听,分别去过郑州和成都,回来就被隔离。
阳光扑面而来,车上的人都把目光投向窗外,车流、人流,匆忙、多动,一切都是这个城市正常的节奏。
秋末冬初,阳光金黄。道路两边的绿化树非常显眼,齐刷刷地挤进视野。对于我来说,平日里它们只是一种似有却无的存在,如今突然间表现积极。就像平时不被老师关注的学生,有一天高调地举手发言求表现一样。
绿得发亮,生机一片。
都是同病相怜的一车人,所以,每送达一位到家,我们都会共同道别:
保重啊……
2
连续7天,锦江之星小小的房间,一个人。
算是一次独特体验。
虽然2020年武汉封城时在家74天没下过楼,但那是一家三口绝佳的全日制相伴,其乐融融。
一床一桌一椅,墙上的电视机比台式电脑的显示屏大不了多少,根本没有打开的兴趣。简单的空间,更加有利于自己安安静静地独处,难得。
不敢打破平时习惯了的生物钟,照样有规律地作息。带了五本书、一本字帖和笔记本电脑。除了线上办公、电话会议,没有太多计划,把书读完能够整理一些东西大概就够了。
不用操心吃喝,每日三餐用餐盒打包投放到房间门口,武汉香格里拉酒店出品,顿顿不重样。
这可是五星级酒店的餐食,一天三顿。独自一人吃饭,你必须这样安慰自己。
3
每天两次体温测量,隔日一次核酸采样。
敲门,把门打开一小半,伸出手臂或探出脑袋,几秒钟完事。这是唯一能近距离接触的大活人——全副武装看不清人脸的“大白”。
作为防疫医务工作者,他们穿着封闭的防护服,肯定憋气难受。流动作业,理论上讲风险最大,一个酒店操作完,还要赶往下一个站点。
“测体温了。”
“来,张嘴。”
“好了。”
就这几个字,是距离最近的真人语音,也是一整天能听到的全部真人语言。
因为难得,那几个字能在耳边回响一段时间。有时不自觉地看看手表,我知道是自己的内心在期盼那个陌生声音再次响起。
他们像来访的客人,你却无法挽留。
每次都想多看他们一眼,只怪走廊太短,“大白”的背影消失得太快。
4
房间的窗户临近马路,不远处是几栋高楼。现代气质的玻璃幕墙,白天把太阳反射成大小不一的白斑,晚上它们被不规则的灯光点亮,像一副固定的背景画,挡住了大半个天空。
休息时,站在窗边遥看车流与模糊的行人。听不见声音,却能感受到城市的运转与流动。
有时能够分辨出老人在慢慢移动,很孤独的样子;有时闯入眼帘的,是快递小哥骑着电动车,顺滑飘移着,那是他们在赶时间。
眼前的这一切,像是一幕无声话剧,静得很。
傍晚时分,天色暗下来时,我会拉上窗纱,在窗户与床沿之间不大的空间里,跟着KEEP跳几组操,出些汗。
如果一动不动,你会担心世界把你忘记,虽然你离它很近。
5
我是倒数第二个投递到家的“解除观察”者。司机下车,同样用手机拍下我进单元门的照片,上报。
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清洗一番。然后,换上运动装备,出门跑一圈,5公里。
完完整整地把自己抛弃到湖边跑道中,放飞自我。
慢慢地感受久别的湖面,远处红嘴水鸟三三两两游弋着,漾开水波,银光闪闪。沿湖的栈道还弥漫着桂花的余香,像是老朋友早就备好的清茶,余温尚在,我正好赶来。
一切都那么真实。美好,永远不晚。
刚进家门,社区网格员的信息到了:
你还有14天的居家隔离,三次核酸,具体时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