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始于松赞干布时期,自莲花生大师来到西藏,制服了外道(苯教),逐渐建立了藏传密教的基础,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过朗达玛灭佛的波折,佛教经过灭佛运动的破坏后重新振兴,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格鲁、觉囊等各派的传承,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的特殊局面,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
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藏传佛教,苯教,喇嘛教
藏传佛教常被人以为是一种具神秘及原始民族色彩的宗教,一般人把它称为“密宗”或“喇嘛教”,这些称呼和藏传佛教的内涵有些许的不同。藏传佛教是佛教各宗派中的一部份。佛教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由本师释迦牟尼佛弘扬,传至今天,主要分为南传(即缅甸、泰国及斯里兰卡一带之佛教)、北传(中国、韩国、越南及日本等地盛行)及藏传(西藏、尼泊尔、不丹等地盛行)。佛法在传入各地以后,或多或少都因为风俗文化而演变成为具地方色彩之宗派,但其教义与本师所弘传的并无分别,只是在表达上及仪式上有所不同。
藏传佛教主要分为四大主流派别,分别为: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及噶举派。在中文中,这四主流派别因其服饰及建物之特色而常被称为“黄派”、“花派”、“红派”及“白派”。
一般称呼的“黑教”是藏族的苯教之俗称,是一种佛法未传入西藏以前的本土信仰,与“密宗”及佛法毫无关系。苯教是一种祭祀大地山河的泛灵信仰,其中部分教士吸收了一些佛法名词及教义,在佛法传入西藏之后,苯术已不如佛教盛行。苯教在川北一带有不少的信徒及法师。
“喇嘛”一字解作“无上”,被用作任何一位法师之尊称,等同遇到德高望重的僧人时会尊称为“师父”一般。时至今天,我们把任何西藏僧人都称作“喇嘛”;乃至在印度,有些人把任何西藏人不论老少僧俗男女都称作“喇嘛”,甚至有人以“喇嘛”为姓氏的,这些都是后期之文义衍变,与原来意义定有所差异。“喇嘛”并非西藏法师的独有称号,西藏的人把汉地法师称作“汉喇嘛”(Gyalama)。而藏地习俗,对于普通僧人,称作“扎巴”。
藏传佛教包含了完整之小乘及大乘戒律及教义,故此也包含了密宗的教义在内,但并不是说藏传佛教就等于“密宗”。密法只是藏传佛教的一部份而已。一位西藏的僧人未必就一定学过密宗,所以把藏传佛教各派统称作“密宗”并不确切。
藏传佛教教派
宁玛派 (又名“红教”或“古宗派”)
噶举派 (又名“白教”)
萨迦派 (又名“花教”除了萨迦本派之外,尚有哦巴、茶巴、种巴三支派)
觉囊派
噶当派
格鲁派 (又名“黄教”)
希解派
觉宇派
廓扎派
夏鲁派
唐末五代时,后蜀赵崇左将文听云、韦庄、皇甫嵩、孙广贤等十八家词人记为《花间集》,故名花间词家。代表人物有文、韦庄,以文为代表,著有《花间集》。以下是更详细的介绍:中国晚唐五代词派。五代以后,赵崇左从晚唐18位诗人中选取了500篇作品,编成《花间集》 (10卷),其中除了温庭筠、何宁、孙光宪外,还有韦庄、薛、牛巧、张弼、毛文熙、牛锡骥、欧阳炯、魏承班等,他们的文笔大体相似。
后世因此被称为花派。温庭筠和韦庄是他们的代表作家。虽然两人都专注于写情色与悲情,但风格迥异,温暖的文字华丽,而卫的文字却疏疏。其余词人,常追随温柔、风,唱和的总是在心里,求人许可,留怨,多局限于男女私事,格调不高。而鲁、欧阳炯、孙广先等也有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花间词在思想上并不十分可取,但其文笔丰富细腻,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花间集》有绍兴、惜春、南宋新年三种版画。现李一氓《花间集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再版。八家诗人,除文、皇甫嵩、何宁与蜀无关外,其余十五家活跃于五代十国西蜀。他们是魏庄、薛、张碧、毛文喜、牛锡基、欧阳炯、孙广先、魏成班、陆、颜轩、尹娥、和。晚唐五代词选。10卷,精选晚唐代词500首。编辑赵崇佐,字弘基。生活故事未知。据欧阳炯《花间集序》记载,这一集写于后蜀郑光三年(940年),赵崇左为魏魏邵青。在1900年《敦煌石头记》中发现《云谣集》之前,《花间集》被认为是最早的文字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