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这个被誉为“山城”的地方,由于独特的地势地形造就了不少令人向往的风景,加之闻名于海内外的火锅,每年来到重庆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磁器口古镇、洪崖洞商业街、长江索道等等都是来到重庆必打卡之地。但是,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一个深藏在深山中的古城,叫做酉州古城。
坐落于重庆酉阳县境内的酉州古城,城内建筑风格主要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主,集合了土家族苗族的民俗、习性、风土人情在一起。但是,竟然只有一条长约1.3公里的街道。在这条街道上,你可以感受到土家族苗族的文化特色,以及他们特有的习俗,可以称得上是一条民族风情街。
古城依山而建,最早建立于明朝时期,原本是为了给当地的土司修建的办公地点,曾因此繁华一时。后来古城被遗弃,慢慢的就变得荒废落寞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城,是在原来古城的遗址上主打民族主题复建的。整个古城建筑沿山体走势排列修建,仿佛是从山中“生长”出来的一般。
漫步于古城之内,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那雄伟壮丽的城门楼与饱经数百年风霜洗礼下显得有些斑驳的石板街。在城门楼上,旌旗随风而动,顶部翘角飞檐。另外还有着几个庄严威武的武士雕塑。古街两旁吊脚楼样式的商铺林立,牛肉面作为当地特色,在街上分布着好几处。煮好的面再配上早已卤好的牛肉与青菜,真是妙不可言。
不知大家可曾还记得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桃花源,逃离了现代社会的嘈杂,享受清静而又简单的田园生活。欢迎大家来到酉阳,探寻真正的世外桃源。
酉州古城位于酉阳县桃花源大酉洞和桃花源广场之间,古城的上面是金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下面是新开发的城北新区。远远望去,旌旗飘扬,古城的城楼威武的屹立在那里。
穿过城门,在古城的左侧有一口清澈见底的泉水,只见泉水从龙嘴里不断喷向井里,井水满满地不断向外溢出。溢出的井水又从一侧的小眼里流出,供居住在那里的人们洗衣做菜。许多游人走累了,都停下来歇歇脚,喝一口这里的清澈泉水。
顺着石板路向前走,只见古城里的吊角楼古色古香,深褐色的房子,黑色的瓦顶,有的吊角楼上挂了灯笼,有的挂了玉米、有的挂了辣椒等体现少数民族特色标志应有具有。有的店家为了招揽客人,还在自家店前摆着土家人的铜像,小孩还可以玩荡秋千呢!古城内游人有的在驻足观望;有的在照相;有的在休闲的漫步;还有那美丽的仿古观光车穿城而过,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顺着喧闹的青石街继续向前走,只见许多小狮子的嘴里喷出的水可以给花儿儿浇水;有瀑布从天而降;还有土家石磨似的喷泉喷薄而出,真是美至极。当然古城里也有撑天的古树,有美丽的花坛,有许多美食。
古城真是人间的天堂!
2013年12月15日
据史料记载,中国有五个地方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原型地:1、江西庐山。江西庐山是陶渊明家乡,大汉阳峰下有一万多亩桃花源,素有世外桃源的美称,历来被认为是陶渊明《桃花源记》创作地,;
2、安徽古徽州的黟县。位于黄山世界文化遗产地境内,是指黟县漳河流域石山至渔亭10公里段;
3、台湾桃花源。位于基隆河支流新寮溪溪谷中,园内有翠谷瀑布、田园风光等,四周环境幽雅秀丽。 经考证台湾桃花源与陶渊明所叙的差异较大,不可能是那个地方。
4、湖南桃源。一般认为,桃花源的原型地在湖南省桃源县。这里与《桃花源记》所描写的境况最符合。 根据历史的记载,早在汉代这里就以自然风景区著称,晋朝以后又建立了桃川宫等人文景观。大约在北周时代,人们发现这里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十分相似,就改名为“桃花源”。到了唐朝,正式开辟了从县城到水心岸的四十多公里的桃花源游览区。到了宋朝,从沅江畔到桃花山,形成巨大的建筑群,可惜在元末时被火灾所毁坏。明初得到复兴,明末又被火烧掉。清朝光绪年间,桃源县的县令余良栋重新修建了陶渊明的祠堂,沿山配置了亭台楼阁:问津亭、延至馆、穷林桥、水源亭、豁然轩、高举阁、寻契亭、既出亭、问路桥等,都是以《桃花源记》来命名。它的面貌一直保存到今日。历代以来,孟浩然、李白、韩愈、苏轼、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等大文豪都曾到过这里并留下墨宝。1990年之后,湖南桃花源开始了规模宏大的修复开发高潮。修复开发后的桃花源 ,每年一届的桃花源游园会,是湖南省“三节两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5、重庆酉阳。新打造的武陵酉州。酉州古城位于酉阳县城桃花源景区,一条全长1.3公里的民族风情街,主要以土家族苗族文化为载体。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
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参考链接:http://news.ifeng.com/a/20150918/44684868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