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高铁造价太高,总共600多亿港元的造价,香港政府对此并未有合理的解释,决策不透明,这导致了香港居民难以接受。
2、为了保护环境和传统的生活方式,现在政府这个方案要拆迁一整个农村,很多年轻人就特别反对的是这个,还有农村原住民的反对,香港政府对于拆迁赔偿的方案有待商榷。
3、还有保卫香港身份的原因,1997年后香港以令人胆战心惊的速度向大陆靠拢和归属,香港仍然保有它的法治与自由,但随着它对大陆经济近乎病态性的倚赖,两地的文化差异正在不断缩小,而香港独特的文化身份也变得岌岌可危。
作为一个象徵,没有甚麽比将香港与深圳和广州串联成一个紧凑整体的高铁,更有力、更戏剧性地把香港“只是另一个大陆城市”的身份彰显出来。从这个角度看,至少在反高铁人士的心目中或潜意识里,反高铁要反的不仅是高铁,也是无止境、不加思索的香港大陆化趋势。
拓展资料
为使发展高铁合理合利,港府信息发布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倘香港建不成高铁,势必不能与大陆接轨,最终会沦为竞争力落后的孤岛;若延误兴建,也会丧失先机。二是强调高铁的好处,包括节省时间、合理票价、减少排碳、促进就业及贯通大陆。三是把菜园村征地事件简化成赔偿问题,征地被反对,是赔偿不足,“加码”自可息事宁人。
综观目前香港高铁的反对者,大致有两批人:一批是从支持菜园村农民拒迁开始,逐步转变为反高铁的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主要是对高铁项目破坏居民的生活状态、引起空气和噪音污染表示愤慨。另一批人则是政党及“公共专业联盟”,他们批评高铁,有太多问号当局仍未交代,现阶段无法让高铁项目合理化。
参考资料:凤凰网
1.造价太高,每公里比武广高了几倍。
2.终点站选址不合理。加剧西九能交通问题。
3.香港高铁只到深圳就与内地高铁接驳了,但是深港交通已经算是很发达,怕将来高铁建成会与其它交通行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4.拆迁过程中受影响最大的是菜园村居民,他们不愿意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