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已是华灯初上。累累的,但身体确实舒服放松的,内江近郊唯一的鲜花簇拥的民宿店——内江市东兴区顺河镇龙王村老邹家又一次重现。
走过户外十年,感觉好的新鲜的徒步线路似乎已经无处寻踪,一个偶然的机会,老邹家闯入我的世界。在内江近郊十多公里处,清流河边,天宫水库旁,竟然深藏一处别致的农家小院,唤名老邹家,听说主人家别出心裁,整理出一个花团锦簇、庭院深深的院坝,在这幽静的院落,闻着花香,吃着土猪土鸡土鸭,已是悠然自得,放归南山。
作为豹哥户外旅游群周年庆系列活动之一,徒步老邹家本周的重头戏。鲜花装扮的大宅院门头,园林小品,以及诱人的菜谱:土猪肉回锅肉、火爆肥肠、滑肉汤、顺河牛肉丝、土鸡烧红萝卜、麻辣血旺、干烧鲫鱼、炝炒莲白,已经让吃货们垂涎三尺了。报名从2桌快速突破到3桌,最终4桌,近40人的徒步队伍声势浩大,势不可挡。
从矮子店到柳桥镇的公路边,圈定个口子,徒步就从此开始——柳桥镇一机砖厂,一个多小时后抵达老邹家地界。39名群友,包括75岁的老妈,穿着大红皮衣的妈妈一路徒走,得到过去的徒弟敖四姐的悉心照顾,甚感开心。徒步队伍中有2007年见证我首次徒步的夏天妹妹,十年过去了,她是美丽依旧。认识很久的火星光头,也第一次加入徒步行列。户外十年,就是如此,不断认识新朋友,也不断与老朋友重逢。
当看到一幢西式洋楼伫立水边,一处老宅院隐没于花丛中时,梦想中的特色民宿小店—老邹家到了。一会功夫,39人的队伍四处散开了。西式洋楼三层,窗外鲜花点缀,充满着浪漫情调,室内处处洋溢着简欧风格,每一件摆设,每一个细节,无不透着主人与设计师的品味与情怀。走近阁楼,我们已经留恋不舍。未来,这里可以品茗茶道弹指一挥间,可以休憩小住犹如小神仙。而洋楼旁在水一方处,乳白色的幔帐随着风的节奏水的舞动而飘逸灵动,一个人工的木制水码头,几盆菊花点缀码头,逍遥椅忽静忽动,与一波池水默然静处,暗送着秋波。感叹这僻静山村尽然有如此风景线,可更好奇的是设计主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大洋楼,水码头,与老庭院,究竟藏着怎样的一帘幽梦。老邹家,三朵花,就是故事的主人。当我们大快朵颐后,热情的邹三妹,领我们四处游走,介绍家乡的变化时,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创业故事。
邹家老大, 16岁外出打工,三十年过去了,如今帮台湾皮衣老板打拼天下,小算小有成就。3年前,事业有成归来,在东兴区顺河镇龙王村7社圈地搞养殖种植,亲自设计建成巍峨庞大的西洋楼,水塘边打造成轻纱幔舞的水码头,而亲戚的老宅院改造成花团锦簇、园林小品的老邹家大院。
宅院焕发生命,鲜花装扮梦想。如果将顺河老邹家大院比作内江丽江,实不过分。大院内三角梅紫气东来,阳光下透着勃勃的生机,随便一站,都是庭院深深、别有洞天,叫我如何不爱她!
老邹家,一个梦想家园,化着2017年秋天最美好的记忆。
1、源于姚姓,姚姓之邹:舜帝,姚姓。舜擅长占卜预测,亦称姚舜。姚地大概在今河南濮阳东的濮城镇。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参见舜文化,虞舜文化。明朝姓名名典《姓觽》:邹国,舜后,姚姓。是殷(商朝)的诸侯国,邹国古城在今山东邹城东南的古邹城。春秋初,邹国为曹姓邹人所夺,邹人被迫迁到今山东邹平南,后为齐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称邹姓,姚姓之邹的历史至少也有3500年,是最早的邹姓。
2、源于曹姓,出自战国时期鲁穆公所改设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分封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曹挟建立了邹国,又称邹娄国,初建都于邹(今山东曲阜陬村),春秋中期又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县纪王城)。
3、源于子姓,出自多部”邹氏宗谱“”邹氏源于轩辕,舜赐子姓于契,受封于商“,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地邹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记·殷本纪》及《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周公旦平定武庚的叛乱后,约前1046年把商丘附近地区分封给纣王的庶兄长微子启,建立宋国,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此源流早于曹侠后裔数百年,为主要来源,约占邹姓百分之七十以上。
4、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邹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满清入关,把邹城邹姓大户人家杀尽,占地把族人改成汉姓,同时贬低邹国把所有历史书纂改为侏国。据史籍《八旗通志·列女传》记载:满族邹佳氏,亦称组佳氏,满语为Joogiya Hala,世居铁岭(今辽宁铁岭),属于满族老姓之一。
邹姓名人:
1、邹皙:春秋齐国将军(曼父父亲),征宋败北战死(同族兄弟孔子父亲叔梁屹逃回)。
2、邹嵩:战国秦昭襄王时期都骑尉,后升兵部侍郎。
3、邹忌:邹氏家族在战国时期有名的人物,以鼓琴游说齐威王,后被任为相国。他曾劝说齐威王纳谏,导致齐国实力加强。邹忌讽齐王纳谏。
4、邹衍:亦作驺衍,春秋战国时齐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阴阳家、士大夫。他学究天人,雄于辩口,号“谈天衍”。创五行始终说。“深观阴阳消息”,借以论述天道、世运的转移。邹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记·卷七十四》说邹衍著有“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第十》阴阳家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