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位於非洲东部,是一个在3500万年前由非洲板块的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地理奇观,纵贯东非的大裂谷是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属於生长边界。其所形成的生态、地理和人类文化都相当独特,目前观光的主要景点则由肯亚进入。
目录
1地理
2东部及西部
3火山
4大裂谷底部的湖泊
5原始人类
6参见
7参考资料
8外部连结
地理[编辑]
东非大裂谷的整个形状可画成不规则三角形,最深达2000公尺,宽30公里至100公里,全长6000公里(3700英里),是世界最长的不连续谷,由探险家约翰·华特·古格里所命名。东非大裂谷的详细地理位置以三角形的三个点来描述的话,南点在莫三比克入海口,西北点则远到蘇丹约旦河,北点则可进入死海。中间有相当多个湖泊、火山群。
东部及西部[编辑]
一般会将大裂谷区分成东部和西部,在西部裂谷,又称为艾伯丁裂谷,主要由高山群组成,包括有Virunga山,Mitumba山,Ruwenzori山区和Rift Valley湖区,其中有世界最深淡水湖之一的坦干依喀湖(1470公尺深),以及世界上第二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西部裂谷的形状是比较破碎的。
位於肯亚的东部裂谷部分,则是整个东非大裂谷区较深的部份,其中最深处在肯亚的奈洛比北部,这一部份的裂谷区没有出海,因此所造成的湖泊则较浅、所含矿物和盐份也较高。如马加迪湖几乎都是碳酸钠组成。埃尔门泰塔湖(Lake Elmenteita)、巴林哥湖、柏哥利亚湖和纳库鲁湖(Lake Nakuru)则碱性相当高。奈瓦夏湖则是小规模的淡水湖。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东非大裂谷在哪的,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东非大裂谷的位置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一带,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后分为东西2支:东支裂谷带沿维多利亚湖东侧,向北经坦桑尼亚、肯尼亚中部,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再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谷地,全长近6000千米.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多比较平坦.
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000米不等.西支裂谷带大致沿维多利亚湖西侧由南向北穿过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等一串湖泊,向北逐渐消失,规模比较小.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谷底则有呈串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这些湖泊多狭长水深,其中坦噶尼喀湖南北长670千米,东西宽40千米~80千米,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平均水深达1130米,仅次于北亚的贝加尔湖,为世界第二深湖.
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原因
张裂拉伸,使得同阿拉伯古陆块相分离的大陆漂移运动而形成这个裂谷。那时候,这一地区的地壳处在大运动时期,整个区域出现抬升现象,地壳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产生巨大的张力,正是在这种张力的作用之下,地壳发生大断裂,从而形成裂谷。由于抬升运动不断的进行,地壳的断裂不断产生,地下熔岩不断的涌出,渐渐形成了高大的熔岩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则变成众多的山峰,而断裂的下陷地带则成为大裂谷的谷底,总长6400千米。
东非大裂谷的湖泊
1、裂谷底部是一片开阔的原野,20多个狭长的湖泊,有如一串串晶莹的蓝宝石,散落在谷地。中部的纳瓦沙湖和纳库鲁湖是鸟类等动物的栖息之地,也是肯重要的游览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其中的纳瓦沙湖湖面海拔1900米,是裂谷内最高的湖。南部马加迪湖产天然碱,是肯尼亚重要矿产资源。北部图尔卡纳湖,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曾在此发现过260万年前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2、东非大裂谷还是一座巨型天然蓄水池,非洲大部分湖泊都集中在这里,大大小小约有30来个,例如阿贝湖、沙拉湖、图尔卡纳湖、马加迪湖、(位于东、西两支裂谷带之间高原面上)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等,属陆地局部拗陷而成的湖泊,湖水较浅,前者为非洲第一大湖。马拉维湖(长度相当于其最大宽度7倍,最深达706米,为世界第四深湖)、坦噶尼喀湖(长度相当于其最大宽度的10.3倍,最深处达1470米,为非洲第一、世界第二深湖)等图尔卡纳
3、肯尼亚北部地区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沙漠,这里由于干旱荒凉,人烟稀少,几乎不生长任何农作物,只是稀疏地分布着一些荆棘和灌木丛,当地居民以游牧或者半游牧业为主。然而,当你乘飞机飞越这片土地时,凭窗俯视,眼下仿佛有一颗巨大而又美丽水晶珠在茫茫荒野上跳跃着,这就是非洲著名的内陆湖泊——图尔卡纳湖,又名碧玉湖。图尔卡纳湖曾经被称为“卢多尔湖”,卢多尔夫是奥地利太子的名字,1975年改用湖区西岸马赛族的图尔卡纳部落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