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是哪里人?有哪些著名作品

ccdi2023-03-13  34

林语堂,福建龙溪(现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早年留学国外,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1966年定居台湾,一生著述颇丰。

《瞬息京华》(Moment in Peking),又名《京华烟云》,郁飞译,1991年,湖南文学艺术出版社 《风声鹤唳》A Leaf in the Storm 《赖柏英》 《朱门》The Vermillion Gate (1953) 《啼笑皆非》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1947年(5版),商务印书馆 《唐人街家庭》 《逃向自由城》 《红牡丹》

散文和杂文文集

《人生的盛宴》 《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又名《中国人》 《剪拂集》,1928年,[上海北新书局] 《欧风美语》,1933年 《大荒集》,1934年,[上海生活书店] 《我的话》(第1卷,又名《行素集》),1934年 《我的话》(第2卷,又名《拙荆集》),1936年 《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1937年 《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f Confucius",1938年 《新生的中国》,1939年,林氏出版社《俚语集》,1940年,上海朔风书店 《锦秀集》,1941年,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圣人》,1941年,上海朔风书店 《语堂文存》,1941年,林氏出版社 《讽颂集》蒋旗译,1941年,国华编译社 《拨荆集》,1941年,香港光华出版社 《爱与刺》,1941年,明日出版社 《有不为斋文集》,1941年,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1941年,上海一流书店 《第一流》,1941年,上海地球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年,上海金屋书店 《无所不谈》(1一2集,1969年,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年,开明出版社),又名《无所不读》

教育

《开明英文读本》,开明出版社 《开明英文文法》,开明出版社 《语言学论丛》,1932年,开明出版社 《最新林语堂汉英辞典》,正中书局 《中国新闻舆论史》,1936年 《当代汉英辞典》,1972年

评论集

《新的文评》,1930年 《中国文化精神》,1941年,上海国风书店 《平心论高鄂》,1966年,文星书局 《信仰之旅——论东西方的哲学与宗教》,2005年,香港道声出版社

传记

《苏东坡传》(Thy Gay Genius) 《武则天传》(Lady Wu)

译著

《冥寥子游》(中英对照系列) 《不亦快哉》(中英对照系列) 《东坡诗文选》(中英对照系列) 《幽梦影》(中英对照系列) 《板桥家书》(中英对照系列) 《老子的智慧》(中英对照系列) 《浮生六记》(中英对照系列)

编辑本段创办刊物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 1935年创办《宇宙风》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林语堂被称为中国的幽默大师,他性格中虽然有跳脱、自由与随性,但在婚姻大事上,却是始终没能跳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古文人多风流。林语堂情路上的三个女人,那个最爱的她却最终无法走进他的生活。

          01

年少时的两小无猜阻于地域

1895年10月10日,福建漳州一个牧师家里迎来第七个孩子,这对幸福的夫妻当时只是欢喜,却并不知道这个孩子将来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惊喜与成就。

他们给这个孩子取名和乐,他,就是林语堂。

林语堂的父亲林志诚只是坂仔村一个普普通通的牧师,薪水微薄,而家里却有八个孩子。虽然家境不宽裕,但是父亲的乐观与母亲的宽厚,兄弟姐妹的友爱,都深深地影响了林语堂的性格,使他日后成长为一个乐观开朗的人。

少年时代的林语堂最喜欢去溪边抓鱼玩。有一个小名橄榄的女孩子,是林语堂母亲收的义女的女儿,要唤他一声“舅舅”。

两个人经常结伴去抓鲦鱼,摸小龙虾。她蹲在小溪里抓鱼时,有蝴蝶落在发梢,她缓慢前行的时候,蝴蝶竟然没有飞走。

这儿时的一幕是如此清晰,让林语堂一直念记到了80岁。

虽然橄榄是个非常瘦弱的小姑娘,目光也总是忧郁,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骨子里却是个倔强有主意的女孩。

橄榄平时要干活,经常一身黑衣。但是在周日,却换上浅蓝色的旗袍,小巧的瓜子脸配上温润的眉眼,十分迷人。

年少的林语堂就这样沉溺于自然萌发的爱意中。直到去上海圣约翰大学就读前夕,林语堂向橄榄求了婚,想带她一起去上海。没想到橄榄非常干脆地拒绝了。

因为橄榄有一个双目失明的祖父,随时需要她的搀扶与照顾;更因为她认定家乡有最好的水果、鱼类与瓜菜,还有风景迷人的山水,不愿意过背井离乡的生活。

两个年轻人最终在不同的选择面前分道扬镳。

在林语堂离开故乡的那一天,他看到橄榄站在悬崖边目送自己的身影。瘦弱的女孩,蓝色的旗袍,随风飞舞的发丝,就这样定格在林语堂的脑海。

大概年少时的情意总是让人诸多怀念,尤其年纪渐长,看多了人情世故,就越发地怀恋那个时候的单纯。

后来林语堂写了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赖柏英》,来记述当年的这件青葱往事。

          02

青年时的两情相悦止于门庭

林语堂到了上海的圣约翰大学,不仅文学方面才华出众,还担任校辩论队队长和校划船队队长,而且精通棒球和网球,在运动会上还刷新了学校的长跑记录。

如此优秀又温润儒雅的年轻人,一时间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林语堂有两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兄弟俩陈希佐和陈希庆,于是经常去陈家做客。一来二去的就注意到了陈氏兄弟的妹妹——陈锦端。

第一次见到陈锦端的时候,林语堂就呆住了。虽然他是辩论队队长,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因为“她生得确是奇美无比”。

陈锦端当时正在圣玛丽女校学画画,两个学校只一墙之隔,自然也听到过林语堂的事迹。

两个年轻人互生情意,两位哥哥可是看得明明白白。他们也很欣赏林语堂的才华,每次都借故走开,给他们更多的相处空间。

两人在一起不止谈文学,也谈理想,正如爱情不止是眼前,还有梦想和远方。

“ 我要写一本书,让全世界都知道我林语堂!”

“那你说,你理想的女人是什么样子的?” 陈锦端温柔的眼眸目不转睛地看着他问道。

“我心中完美的女人是芸娘,她能与沈复促膝畅谈书画;我崇拜的女子是李香君,崇拜她的憨性,爱她的爱美。当然,我最爱的女孩就是眼前的你。”

不得不说,这能说会道的文人甜腻起来真的是会让女人很上头。

但是很快,陈锦端的父亲发现了真相,勃然大怒。

陈锦端的父亲陈天恩是归侨同胞,也是基督徒,在当地行医,办企业,非常有威望。而且早期还对孙中山有过不少的资助,算得上是望族。

而林家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连林语堂到上海读书的学费,都是卖了漳州的房子凑的钱。

陈天恩为女儿的未来着想,坚决反对两个人的亲事。

陈锦端无数次的辩解,力证林语堂是个可靠的男人,依然无法说动陈父,还把她软禁在家。

既然女儿搞不定,只好从林语堂身上下手了。

陈天恩找来林语堂,直截了当告诉他:“你配不上我家锦端,我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是名门望族的子弟,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林语堂听到之后几乎傻了,在陈家院墙外一直徘徊到晚上才无奈离去。

回到家,二姐察觉到林语堂的情绪不对劲,就问他怎么回事。不曾想,这个七尺男儿竟然嚎啕大哭,伤心至极。

陈锦端是林语堂挚爱的女人,却最终无法携手踏入婚姻。虽说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重要,但是两个人如果能再勇敢一些,或许,未来会有不同吧?

        03

大半生的相濡以沫赖于坚韧

陈天恩虽然反对林语堂做自己的女婿,却也欣赏他的才华,加上有意弥补。于是,隔天又找来林语堂,把他介绍给隔壁的廖家——鼓浪屿的首富,说廖家的二小姐跟他非常合适。

林语堂还没从失恋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对这门亲事很不上心。

但是林家父母却是非常满意的。林语堂的大姐林瑞珠正在毓德女校念书,刚好和廖家的二小姐廖翠凤是同学。

她告诉林语堂,这位二小姐非常知书达理,虽然出身富贵却没有骄矜之气,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如果能和她结成夫妻,当真是非常不错的。

廖翠凤的堂哥廖照熙跟林语堂在同一个学校,早就把林语堂在大二结业典礼拿了四次奖的事情告诉了自家妹子。

等到林语堂按照父母吩咐上门提亲时,他文质彬彬的样子一下就打动了廖翠凤的心。在林语堂留下吃饭的时候,廖翠凤频频偷看他。

当晚林语堂被留下来,他睡着之后,廖翠凤就偷偷溜进去拿出他穿脏的衣服,悄悄洗干净,第二天又送了回去。

虽然廖翠凤如此坚定地要跟林语堂定亲,廖母却很是担心。陈家怕女儿跟了林语堂吃苦,廖家也心疼孩子呀!

面对母亲的担忧,廖翠凤意志坚决:“贫穷怎么了?我看上的是他这个人。”

林语堂后来知道了廖翠凤的心意,很是感激,却并没有要马上成亲的意思。因为他心里依然放不下对陈锦端的感情。

四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林语堂马上要到美国的哈佛大学去读书了。这个时候,结婚是势在必行的了。

结婚当晚,林语堂一直心事重重的样子。廖翠凤以为他是不愿意娶自己,正想着问问他,却听见林语堂说:“咱们把结婚证书烧掉吧!”

廖翠凤当场就呆住了。心想:你想着陈锦端也就罢了,如今竟然连结婚证书都要烧掉了,我就这么不得你喜欢吗?

但听林语堂接着说:“结婚证书,是要离婚的时候才用得上。于我,是用不上了。”

原来,林语堂是在跟过往做一个了断。既然廖翠凤不怕清贫选择了自己,那么,此生就是她了。

廖翠凤已感动得热泪盈眶,哪里还顾得上是不是合规矩了?当下含泪点了头,做了她此生最惊世骇俗的一件事。

这是林语堂作为男人的担当。既然女人把一生都托付给了自己,飞蛾扑火一般地义无反顾,自己又怎么能让她终身错付呢?

            04

最不像的两个人却携手半世纪

虽然林语堂没有娶到心爱的女人,但既然认定了廖翠凤是自己的夫人,那也就收了心思一心一意过日子了。他们之间的爱,其实是婚后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在开往美国的轮船上,廖翠凤盲肠炎发作了,医生说要尽快手术。但是念及身上只有陪嫁的一千个银元,如果做了手术,林语堂的学费就不够了。

廖翠凤咬了咬牙,拒绝了手术,只用了简单的药物支撑着。看她疼得脸色煞白,林语堂又感激又心疼。

在以后的日子里,凭着经商人家的精明,廖翠凤把两个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尽管一度拮据得只能靠变卖首饰嫁妆度日,她依然支撑着林语堂读完了博士。

林语堂的二女儿林太乙曾说:“再没有比我爸妈更不像的两个人了。”

林语堂讨厌一切形式的束缚,比如领带、腰带、鞋带;而廖翠凤出门,则必须要穿戴整齐,胸针、手表、耳环,甚至衣服的边角都要烫平才行。

在吃饭时,林语堂喜欢吃鸡翅膀、鸡脖子等美食家都爱吃的东西;而廖翠凤只吃鸡胸或者鸡腿这样切得方方正正的肉块。

林语堂有着文人的多愁善感。俩人参观雅典卫城时,望着庄严肃穆的古城墙,和碧蓝幽静的爱琴海,林语堂说这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真应该住在这里欣赏。

廖翠凤却敲着酸痛的小腿不屑一顾:“我才不住在这里,买一块肥皂还要下山,多不方便。”林语堂不禁哑然失笑。

如此不同的两个人,虽然免不了磕磕绊绊,却牵手半个世纪。

在1969年,俩人金婚纪念日,林语堂送给妻子一个金质胸针,上面刻着那首林语堂翻译的《老情人》:

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

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

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

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当时有一个记者问及他们婚姻的秘诀时,廖翠凤总结了几条:“不要在朋友的面前,诉说丈夫的不是;不要养成当面骂丈夫的坏习惯;不要自己以为聪明;不要平时说大话,临到困难时,又袖手旁观。”

林语堂则饱含深情的说:“婚姻生活,如渡大海,风波是一定有的。婚姻是叫两个不同的人过同一种生活。女人的美不是在脸上,是在心灵上。等到你失败了,她还鼓励你;你遭诬陷了,她还相信你,那时,她是真正的美。你看她教养督责女儿,看到她的牺牲、温柔、谅解、操持、忍耐,那时,你要称她为安琪儿,是可以的。”

林语堂不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徐志摩、刘海栗、郭沫若等一众留学归国的才子,纷纷抛弃旧式婚姻的妻子,且无一例外地迎娶了年轻貌美的新潮女性时,廖翠凤还揶揄林语堂为何不效仿,林语堂却是认真地回答她:“离了你,我活不成呀。”

就像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的那句:“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是苏东坡与妻子的心声,又何尝不是林语堂与廖翠凤的心声?

“我们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林语堂正是凭着一颗欣赏的心,去看待日夜相伴的妻子,把爱情落实到柴米油盐和鸡毛蒜皮里,才能“把一个老式婚姻变成了美好的爱情”。

始于容貌,止于家世,忠于心灵。爱,也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种修行。婚姻,不止需要包容,需要经营,更需要欣赏与感激的心。

我们珍惜遇到的,释怀失去的。本着对生命的敬畏,对婚姻的虔诚,对家人的热爱,携手前行,才能走得更远。

出自《林语堂散文》,悠悠然就如同他本来的样子。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54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

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撰《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小说创作

林语堂小说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时空的比较文学现象,体现出鲜明的承续与超越特征,这种特征展现在“艺术家”、“世界”、“读者”这种三元框架之中,透过“艺术家”把握林语堂的文化边缘特征、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人格符号和人格滋养。

透过“世界”把握林语堂的性灵与表现中西合璧的审美世界观,透过“读者”把握林语堂的文学追求和文化传播策略,构成了“在场”地把握林语堂小说创作和艺术成就的基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林语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815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