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口在上海市区北部。
吴淞口,因曾为古吴淞江入海口,故名。位于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东距长江口30余千米,西北距宝山区约4千米。
吴淞口位于今上海市区北部,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原先是吴淞江的入海口,故称之为吴淞口。现今吴淞口是黄浦江的入海口,实质上已经是"黄浦口"了,但官方名称一直没有更改,似乎在告诉人们这段古老的历史。
有些人误以为吴淞江(苏州河)是黄浦江的支流。是上海的第二大河。孰不知这是本末倒置了。其实吴淞江比黄浦江要长,是上海的第一大河。而且黄浦江原先是吴淞江的支流,现吴淞江是汇入黄浦江,并不是黄浦江的支流。
明代以前,吴淞江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黄浦江(鸦片战争前名"黄浦")是其支流。当时的吴淞江下游大致从北新泾经今曹杨新村至潭子湾向东北接虬江路至虬江码头,再沿今复兴岛以北段黄浦江出大跄浦口(后改称吴淞口)汇入长江。
上海简称“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物流枢纽。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
黄浦江(简称黄浦、浦江),旧称黄歇浦(简称歇浦)、春申江(简称申江),是上海市界内最大河流,被称为“上海的母亲河”。
黄浦江将上海分割成了浦西和浦东,两岸分别形成了举世知名的外滩以及陆家嘴金融中心等上海重要地标。
黄浦江全长约114千米,河宽300-70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它始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的淀山湖,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入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
黄浦江上游接纳太湖流出的诸河,是太湖向东海泄水的主要通道,现时78%的太湖入海径流通过黄浦江排入东海,主要有淀山湖、太浦河、红旗塘、上海塘等四大主要水系。
主要支流包括吴淞江、蕰藻浜、川杨河、淀浦河、大治河、斜塘、园泄泾、大泖港。浦东、浦南地区临海,以川杨河、大治河、金汇糖、紫竹塘等河道引黄浦江水灌溉当地土地。
黄浦江市区段水深10米左右,最深处17米左右,曾是上海航运业的核心水道,有著名的十六铺码头。如今其航运地位逐渐被深水海港取代,不过巨潮港至吴淞口段航道深度仍维持8.2米以上,松浦大桥以下常年通行3000吨级海轮,5000吨级海轮可直达闵行,2万吨级海轮可抵吴泾,5万吨级海轮可通过徐浦大桥。
扩展资料:
历史——
明代以前,吴淞江(苏州河)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黄浦江(鸦片战争前名“黄浦”)是其支流。当时的吴淞江下游大致从北新泾经今曹杨新村至潭子湾向东北接虬江路至虬江码头,再沿今复兴岛以北段黄浦江出大跄浦口(后改称吴淞口)汇入长江。
而当时的黄浦原经上海浦在今嘉兴路桥附近流入吴淞江。明初时,因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元吉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又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
据清同治《上海县治》记载,明永乐中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大黄浦,汇合吴淞江,通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海瑞主持在古东江(时通称横潦泾)金汇港口东侧修坝建闸港,使上游来水大多北折改走黄浦,冲刷了吴淞江下游河床,使吴淞江淤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而“三江”之一的吴淞江也成为黄浦的支流。横潦泾水北流后始成今日的黄浦江,同时仅有少量来水过闸港走旧水道直接入海,使古东江下游河道不断淤积,以后这段河道也通称闸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浦江
长江发源地:于西藏康区格拉丹东雪峰西南侧的冰川, 藏语称之为“ 治曲” , 犁牛河之意, 盖因长江源头的两股源流仿佛从犁牛鼻孔中流出。
长江入海口:上海,黄浦江。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97公里(以沱沱河为源),一般称6300公里。流域总面积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九千六百余亿立方米。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年均入海水量达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3位。古时简称江,六朝以后才有大江和长江之称。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与长江南源当曲会合后称通天河;南流到玉树县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以下始称长江,扬州以下旧称扬子江,在上海称黄埔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区,在上海市注入东海。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和黄浦江等支流。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水急滩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曲流发达,多湖泊(鄱阳、洞庭两湖最大);湖口以下为下游,江宽,江口有冲积而成的崇明岛。长江水量和水利资源丰富,盛水期,万吨轮可通武汉,小轮可上溯宜昌。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最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