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江靠近茂名市、江门市、云浮市。
阳江地处广东西南沿海,土地面积7955.9平方千米。东连恩平市、台山市,南濒临南海,西接茂名市的高州市、电白县,北面与云浮市的罗定市、新兴县及茂名市的信宜市交界。
海岸线总长度458.6千米,其中大陆岸线长323.5千米,海岛岸线长135.1千米,主要岛屿40个(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阳江市市辖2个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分别为: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阳春市。
地形地貌
阳江市东部、西部和北部为群山所环抱,南面濒临南海。东部的桐木山、烂头岭和紫罗山呈东北向西南方向展布。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貌,台地有风化壳和基岩台地,分布于低山丘陵区的前缘;次为漠阳江的冲积平原、滨海平原。
阳春境内有石灰岩岩溶地貌,分布于阳春盆地平原地带。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漠阳江中下游的陂面、春城、马水、岗美、双捷、白沙、城西、岗列、埠场和那龙河流域的合山、北惯、雅韶等沿江一带,多为农田。
海拔100-500米的丘陵主要沿325国道经北惯、合山、白沙、程村、织篢、儒洞等地分布。阳春境内沿漠阳江中游、潭水河流域丘陵与台地相间出现。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大多数为燕山三期岩浆入侵活动形成的花岗岩,阳春境内部分为石灰岩。
阳江属于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广东省地级市阳江是珠江口西岸的大都市。位于广东省西部沿海,紧靠珠江三角洲,与广东西部接壤。下辖杨春阳西县、阳东区和江城区,海陵岛经济开发实验区和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地理位置:
阳江位于广东西南沿海,东西长112.5公里,南北长132.75公里。
2.地形:
阳江市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南海。东部的慕童山、罗头岭山和紫罗山自东北向西南分布。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有风化壳和基岩台地,分布在低山丘陵前缘。它是杨沫河的冲积平原和沿海平原。
3.气候:
阳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阳江位是广东省西南沿海的地级市,与江门恩平、台山、西连茂名毗邻。扼粤西要冲。
即北纬21º28'45"至22º41'02",东经111 º 16'35"至112 º 21'51"之间,东西长112.5公里,南北距132.75公里。土地面积7955.9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占25.6%,山地面积占42.0%,平原面积占21.8%。
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东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云雾山环绕。境内最高山峰为望夫山脉的鹅凰嶂,海拔1338米,最长河流为漠阳江,全长199公里,南北贯穿全市,自北向南流入南海。
阳江位于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2016年年平均气温23.0摄氏度,年降雨量一般在2379.0毫米,雨水分布不均匀,夏秋季多台风雨,全年无霜期 366天。
扩展资料:
阳江城区发展历史沿革:
1、1949年10月,阳江解放。这时的老江城已经是破烂不堪的城区了。新成立的人民政府发动机关干部和居民义务劳动,进行城市的维修工作。
2、1953年,江城的主要街道坑坑洼洼的南恩路铺上了简易的三合土。
3、1957年,南恩路、龙津路、太傅路改铺为水泥路。
4、1958年,修建东风路至汽车站长650米、宽34米的柏油路。
5、1977~1986年,陆续扩建维修南恩路、龙津路、太傅路。
6、1985年,把东风路至汽车站长650米、宽34米的柏油路改建成水泥街道,与南恩路接通,成为江城区最长的街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