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以下是我整理晋江旅游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以供参考。
龙山寺
位于安海镇,各年古刹。为台湾449座龙山寺之始祖。对台湾同胞具有特殊吸引力。主要建筑有石牌坊,寺门、钟鼓楼、千手千眼佛正殿、后殿等。
距世传原佛像处有一巨樟,夜发祥光,时人尚之,砍作法鼓寺门、佛像等,今俱存。大殿气势雄伟,奉祀立身千手千眼佛,造型精湛,名噪海外。殿前青石浮雕,巨龙绕柱,龙足爪珠,敲之锵然,全寺具有浓厚闽南地方色彩,在闽台两地享有极高声誉。
安平桥
位于安海镇与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离泉州城大约30公里。安平桥长约五华里,又名五里桥,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石桥。桥亭周围竖立13座历代修桥碑记,亭柱上刻一联句曰:“天下无桥长此桥”,概括了安平桥长度为天下古石桥之最。这座跨海长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完于绍兴二十二年,桥身以及桥上“憩亭”、护桥将军雕像及碑刻等全部采用花岗石筑就。浮桥面的石板条长8~11米,宽与厚0.5!~1米,重约5吨。这些又大又重的石板被巧妙地利用潮水涨落,架装至桥上。安平桥的桥墩300多个,根据桥底水域的不同状况分别设计成长方形、船形与半船形三种形式。反映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辉煌成就.
摩尼与明教
在罗山乡苏内村华表山麓,有一座中国现在仅存的摩尼教寺庙。这座摩尼寺为单檐歇山式石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檐下用单挑华拱。
画龙点睛厅内依崖浮雕一敌坐莲摩尼佛,雕于六百余年前的元代。这尊摩尼像是用一块有色岩石雕成,摩尼端坐在莲花上,与一般佛像迥然不同。坐像高一点五米,面庞圆润,长发披肩,脸呈青草石色,手显粉红色,身为灰白色,是用天然石色构成,增添了不少神异色彩。佛像后背雕出毫光四射的纹饰,也称其为“摩尼光佛”。
晋江龙山寺
又名天竺寺,座落安海型厝,始建于隋皇泰年间,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刹。龙山寺分前、中、后三殿堂。寺院巍峨宏观,大殿雕梁画栋,中殿奉祀千手千眼观音,全身有一千零八只姿态各异的手,掌中均雕一只睁开的慧眼,为我国稀世珍宝雕珍品,镇刹至宝。
龙山寺香火旺盛早已驰名海内外,为台胞和侨胞仰慕的香火圣地,支庶流长,仅台湾省就有400多座同名寺宇。
晋江安平桥
又称五里桥,东起晋江安海,西接南安水头,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全长2255米,宽3-3.8米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花岗石构跨海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桥对研究我国古代造桥技术,泉州海外交通史及安海变迁等有重要价值。
晋江西资岩寺石佛
西资岩寺位于金井镇卓望山上,始建于宋绍兴十八年(1148)。寺中依山崖雕 如来、观音、势至三世尊佛,佛像站立,身高4.5米,宽1.62米,姿态微俯,造型神妙,寺后崖石刻有“泉南胜概”四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晋江深沪湾海底森林
位于深沪湾土地寮一带低潮区的潮滩上,退潮时可见分布约1平方千米的'古森林(松科油松植物C14同位素年龄为7500年左右)遗迹和距今9000多年的牡蛎礁,是研究台湾海峡两岸大地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等宝贵的实物资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晋江草庵
座落于华表山廲,据传初建于宋,以结草为庵而得名。元至元五年(1339)改为石构歇山寺建筑,著名的波斯摩尼石佛就是草庵正厅后壁花岗岩浮雕而成,雕像高1.52米,宽0.83米,石佛周围刻一直径1.98米的圆圈佛龛。
堪为奇妙的是石佛脸、手、身三部分巧妙地利用花岗岩不同的天然色调,脸部呈现“青草石”色,手呈粉红色,使佛像赋予一种神话的色彩。摩尼石佛是全国仅存摩尼教石刻像,草庵是国内外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完整的摩尼教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江一日游必去景点有八仙山公园、晋阳湖公园、金沙湾、灵源山等。
1、八仙山公园
八仙山公位于晋江市梅岭街道、西园街道接合部,东起西环路,西侧及北侧至西园街道屿头社区、王盾社区,南接梅岭街道岭山、西园街道赖盾,用地规模806.8亩,是一个可运动健身、休闲散步、观赏美景的综合性山地公园。2、晋阳湖公园
晋阳湖公园位于晋江城九十九溪和晋江南高干渠的交汇处,湖区景观建设项目用地约1300亩,湖面面积近千亩,项目规划结构为“一湖、两带、三轴、十景区”,即以晋阳湖为景观核心,以世纪大道西侧和双龙路北侧的城市滨水景观带。
3、金沙湾
金沙湾就在围头村,位于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市。是泉州三湾中重要的一环,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据清代周学曾等繁修的《晋江县志》这样描绘围头:正瞰大海,南北洋舟船往来必经之地。围头湾海阔水深,是天然避风良港。
4、灵源山
灵源山因山顶高平,唐时称为“太平山”“鹏山”。宋代有吴氏昆季隐居,改称“吴盟山”“吴山”。山中时有清泉涌流,迂回于山下,故又称“灵源山”。历经千万年天地造化、冰流侵蚀,灵源山基岩裸露、沟谷深邃,高大的山岭挡住南下的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