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地级市。
石嘴山市位居黄河中游上段、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东跨黄河,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邻;西临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隔山相望;北依黄河水与内蒙古鄂托克后旗相邻;南连银川平原与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县交界,总面积5310平方千米。
石嘴山市因黄河两岸“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风光优美。石嘴山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宁东、蒙西两个国家千亿吨级煤田之间,是呼包银兰经济带、宁夏沿黄经济区、宁蒙陕乌金三角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号称“塞上煤城”,因生产无烟煤而闻名。
扩展资料:
石嘴山的来历
石嘴山还有一个名字叫“狮嘴山”,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是根据石嘴山地形的生动演绎。关于石嘴子的历史记载可见清雍正元年(1723年)之史料,当时清政府决定“移市口于石嘴”,以便利蒙汉之间的互市交易。
雍正四年(1726年)前后,随着惠农渠的开凿和民族贸易的日益发展以及“市口”的设置,石嘴山一带人口渐增,形成聚落,山名便被借用为地名而沿袭至今。
1960年3月,石嘴山市成立,1972年2月,设立银北地区,市和地区驻扎石嘴山。1975年11月,撤销银北地区,市机关迁大武口,“石嘴山”的地名也同时随市治而迁。
石嘴山的“嘴”字,在一段时间内并不规范,很多人记忆里有“石咀山”的写法。明、清两代史籍均作“嘴”,《民国朔方道志》中始见“嘴”“咀”并用。解放后国务院公布的三批汉字简化方案也未将“嘴”字简化。
1959年,在宁夏为设置石嘴山市给国务院的报告中使用了“石咀山”这一不规范的写法,1960年国务院在设市决定中沿用“石咀山”为市名,所以曾一度在报刊文件等中有“石嘴山”“石咀山”并用的现象。
直到1981年,石嘴山市地名委员会根据市名形成的历史渊源,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名委员会同意,将“石嘴山”正式定为市名的规范化写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石嘴山
石嘴山市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
石嘴山市因贺兰山与黄河交汇处“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历史悠久,秦朝时设浑怀障,西汉时设置第一个行政建制——廉县,悠久历史造就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贺兰山岩画、古长城、北武当寿佛寺、平罗玉皇阁、田州塔等人文古迹。
它拥有移民文化、贺兰山文化、工业文化等民宿文化;作为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和“三线”建设的重要布局点,是宁夏工业的“摇篮”;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地处宁东、蒙西两个国家千亿吨级煤田之间,是呼包银兰经济带、宁夏沿黄经济区、宁蒙陕乌金三角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石嘴山的风景名胜
沙湖生态旅游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境内,距首府银川以北42千米,包兰铁路、京藏高速、109国道傍湖而过。湖泊面积45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2米,沙漠面积22.52平方千米,最高处可达百米。
2007年景区荣获国家首批5A级景区,并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并在西部旅游行业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两项国际认证。2010年沙湖景区获得“中国十大魅力休闲旅游湖泊”称号。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石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