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是南阳的简称。
秦置南阳郡时,因其位于伏牛山之南,居汉水之北而得“南阳”这个名字。南阳古称“宛”,“宛”来源于“碗”,因为南阳是个小盆地,“宛城” 居于正中,取其形状得名。
南阳属于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的南阳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南阳地处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于季风大陆湿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时间55-70天,夏季110-120天,冬季时间110-135 天。
年平均气温14.4-15.7℃,七月平均气温26.9-28.0℃,一月平均气温0.5-2.4℃。年降雨量703.6-1173.4mm,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年日照时数1897.9-2120.9小时,年无霜期220-245天。
宛是河南省南阳市的简称,南阳地处南阳盆地,三面环山,宛字反映出了南阳的盆地地貌,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宛城之称。
今南阳市下辖市辖区宛城区,也可称宛。
扩展资料
地名由来
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既反映了南阳盆地的地貌特征,又反映了其生态环境。
《说文解字》:宛,屈草自履也,从宀、夗声(即Yuān)今讹作(Wǎn)。其义:
①“四方高中央下”,符合南阳西、北、东三面环山,当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征;
②“屈草自覆”为芳草盖地,植被葱绿貌。
春秋初期,丹阳地区的楚国率先强大起来,先后向北吞并了汉水流域诸国,吕、申两国被楚文王所灭。
楚国占据了南阳盆地之后,置城曰宛,作为问鼎中原,与周天子分庭抗礼的前沿阵地。
“宛城”一般指当前河南省南阳市。地理位置在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的腹心。“宛”是南阳最早的地名之一。春秋时期,楚灭申,建宛邑,从此称为“宛”。宛的本义是“四方高中央下”,真实地反映了“南阳盆地”的地貌特征。宛的另一个含义是“屈草自覆”(《说文解字》),就是芳草遍地覆盖的意思,正好又反映了当时南阳盆地美丽富饶的生态环境。自从春秋时期楚国占据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后,便在这里建置重要军政基地“宛邑”。以此作为问鼎中原的主要据点。宛之名,也是自此而始。其后,宛由地域名,演变成为“宛城”、“宛县”(汉)、“上宛县”(北周)、“南阳县”(隋)、“宛州”(唐)、“申州“(金)、“南阳府”(元代及以后)等等,而它们的简称约定俗成都是“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