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宁州甘肃省庆阳市宁县。唐时期对宁县建制曾作过三次变动。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北地郡为宁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宁州为宁州彭原郡(北宋前期也曾将宁州改名为彭原郡),至德元年(758年)又复宁州。
公元757年正月十五日,肃宗接到安西、北庭及拔汗(回纥兵)、大食诸国(西域诸国)的兵马已先后到达凉(今武威)、鄯(今青海)等地的奏报后,即离开宁州彭原郡,经保定(即唐保定县,在今彭原附近)、罗川南下凤翔。此后,唐王朝的平叛捷报频传。唐肃宗驻跸宁州彭原郡历时4个月,回长安后给宁州免赋役二载,并在翌年复宁州彭原郡为宁州。
宁州的自然地理情况。
宁州地处关山——六盘山褶皱带移动的鄂尔多斯地台东南部。宁县域境内基本地貌为:东部梁峁沟壑交错,中西部多川台河谷与高原沟壑相间,地形为东北高,西南低,东西长、南北窄,海拔在860m~1760m之间,相对高差900m。
宁县地处大陆内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6.5℃,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5.4℃,历年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为22℃,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为-5.8℃。
宁州,即今云南省华宁县宁州镇。据道光《云南志抄·地理志》载为“汉益州郡地”。宁州,彭原。望。开元户三万二百二十六。元和户一千一百七。乡。垦田《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当夏之衰,公刘邑焉。周时为义渠戎国,其後戎翟攻太王,父避於岐山而作周。按今州理城,即公刘邑地也。後西伯伐犬戎,武王都镐京逐戎夷於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命曰“荒狄”。周道衰,荒狄不至。後幽王为犬戎所杀,至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来至。秦昭王杀义渠戎王,并其地,始皇分三十六郡,此为北地郡,即义渠旧地也。汉氏因之,後汉移北地郡居富平故城是也。後魏延兴二年为三县镇,孝文帝太和十一年改置班州,十四年改为州,二十年改,为“豳”,取迸地名也。废帝三年改豳州为宁州,以抚宁戎狄为名。後周改为北地郡,隋又为宁州,大业中又为郡。武德元年复为宁州,贞观元年改为都督府,四年又废府为州。云南的宁州,即今云南省华宁县宁州镇。据道光《云南志抄·地理志》载为“汉益州郡地”。宁州镇位于玉溪市东部,华宁县西南部,滇中湖盆区南缘,位于东经102.9´~103.9´、北纬23.9´~24.4´之间。东接盘溪镇,南连华溪镇,西与通海县的杨广镇毗邻,西北濒江川县的雄关乡、路居镇,北壤青龙镇,东北靠通红甸乡。辖区面积437.8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3.8平方公里。宁州镇境内群山环绕,峰峦重叠,溪壑交错,属高山丘陵、河谷盆地相间地形。西北和东北山梁隆起较高,东南低,南北走向的大卓旗山脉与十八学士山脉纵向切割,形成“两脊夹一槽一盆地”的地貌。宁州镇多民族杂居,以汉族、彝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5%,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