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院原是清初陕甘总督行署的的驻地,座落在西大街中段的南面。光绪十四年(1888年)陕西巡抚部院由西大街鼓楼北面移驻到这里以后,叫做南院,南院大门前的街道也因而得名。南院大门前的广场南面有一条东西向的500多米长、约13米宽的街道,东接粉巷,西连五味什字,这便是南院门正街。由南院大门向东,顺着院墙往北拐,有一条甬道通马坊门和正学街;向西也有一条甬道通南广济街,叫院门巷。作为商业区来说,南院门这一地名,其实也是这些街道的泛称。由南院门正街的东、西两端向北拐,分别叫竹笆市、南广济街,再加上刚才说过的正学街,就形成南院门通往西大街的三条孔道。
清代的西安城,东半部被八旗驻防城(满城)和汉军驻防城(南城)占据,变成了一座庞大的兵营,西北隅的大部分为抚标中营、副中营衙门和南、北校场等军事单位所占据,只有西南隅才是居民最集中的地方。由南院门一带向北到西大街中段,正好是这一人口相对密集地区的中心部位,多少行商坐贾纷至沓来,列肆设邸,百物汇集,经过长期地发展,逐渐形成西安城内最大的老商业区。据《长安咸宁两县续志》记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陕西抚巡升允“复于署外甬道左右建楼十楹,招商住居,规模王大”,这对南院门商业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重农轻商的封建社会也还是比较少见的。进入民国以后,南院先后为陕西省议会、国民党省党部、西安行营等机关所占驻。民国15年(1926年)又把南院西侧的箭道开辟为小百货市场,叫西安第一市场,由广场通到南广济街。到本世纪30年代,特别是陇海铁路通车西安以及抗日战争爆发后西安外来人口突增,消费也随之增加,南院门商业区进入最繁荣的时期。
那时的南院门一带,不仅集中了全城几乎所有的老字号,全国著名的几家大书店也在这里开设有分支机构,给这古城的商业街渗透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每年春节前后开始的灯市,人山人海,元霄夜的焰火、灯谜,五彩纷呈,仿佛又使这里一时成为全城的文化娱乐中心。
南院门外围的商业街
本世纪30年代是南院门最繁荣的时期。人们由西大街前往南院门,可以经过前面提到的那三条通道,这三条商业街都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专业市场。竹笆市早在明代就是竹器作坊集中的地方,屡经改朝换代而历久不衰。路东的阿房宫大戏院,是西安最早的电影院;涝巷
,是传统的书画装裱、纸扎、棚坊、剪刀五金等工艺作坊区;还有个克利西服店,门面虽小,裁缝工艺竟是西北第一。路西的达仁堂是天津来的分店,牛黄安宫丸、虎骨药酒享有盛名;普太和,是西安著名的京帮中药老店;庐真照相馆也颇有名气。竹笆市走到头,往西拐就
到了南院门正街的东口;如果由中段的克利西服店对过往西拐,走完马坊门,迎面就是“亮宝楼”,这里在清代是南院东花园的一部分。走到这里,实际上就已经进入南院门商业区了。马坊门路北的鸿安祥,是西安最有名的鞋店;天生园是食品老字号;民光电影院也是西安
的老电影院,加上竹笆市的阿房宫,30年代西安仅有的两个电影院就都集中在南院门附近了。
正学街是一条文化商业街,因明代有正学书院而得名。清代这里开了许多笔店,曾一度改名笔店街。民国时期,又成了小型石版印刷业和篆刻图章、制作徽章、印制名片等手工艺集中的地方——50年代以后,又逐渐发展成为制作锦标、旗帜和印制运动衫等专业的中心——正学街走到头,正好又在“亮宝楼”门前与马坊门相丁,再继续往南走,通过一条甬道向西拐,就进入了南院门广场。甬道路东有一间远近闻名的算卦小屋“礼泉黄”,当时据说已经家传好几代了。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三天晚上,南院门的灯谜大会由正街、广场一直延伸到这里,而“礼泉黄”的谜面、谜底都不离经、史、诗、文和古典文艺,推陈出新,匠心独运,首屈一指。由这条甬道往西拐,路南的新履鞋店,是西安最早的新式制革厂和老牌皮鞋名店;还有一家只有两小间门面的“摩登商店”,专卖各种香粉、雪花膏、生发油、花露水等化妆品,是全城女士们向往的去处。路北的陕西图书馆创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是全国最早的图书馆之一,原先也是南院东花园的一部分,“亮宝楼”就是它的后院。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来西安逃避八国联军,第二年回京后,巡抚升允利用没有被带走的各地贡品,在这里修建了一处劝工陈列所,俗称“亮宝楼”。30年代又在那里开办了民众教育馆,添设了阅报室和生理卫生等展览室,还开辟了一个小小的动物园,一时成为人们文化济憩的热点。
南广济街原是元代的药市街,明、清时南头叫五味什字,民国时期,路东还有一家广育堂,制配的痧药和杏核眼药很有名气;往西拐过弯,藻露堂的妇科良药培坤丸久负盛名,至今畅销不衰。南广济街也是银号、钱庄集中的地方。30年代又为刀剪作坊所占领,其中最有名气的是“梅花张”。当时,几乎每家刀剪铺的门匾上都是一个大“张”字,两边各有一朵梅花,有的还写上“老张家”、“老‘老张家’”、“真正老张家”等等,弄得谁也搞不清究竟哪一家才是真正的“梅花张”,大概仿名牌、争招牌的商场恶习历来如此吧。路东还有胡全林刀剪铺,打制的镰刀颇负盛名,夏收之前是买卖的鼎盛时期。由南广济街东侧还有两条甬道通到南院门广场,第一市场是一处小百货商场;院门巷是裁缝店和旗帜店的集中地。
那时初到西安的人,如果要去南院门购物、观光,无论由哪条街道走过去,还没到目的地,单是外围的这些名店、老字号,以及西洋景般的大小玻璃橱窗陈设诸如达仁堂的大老虎和普太和的梅花鹿标本,鸿安祥的三尺多长的巨型鞋王等等,还有“亮宝楼”的动物园和生
育模型展览等等,这些当时的新鲜玩意儿,就够你眼花缭乱上大半天的了。
南院门商业区的繁荣与衰落
30年代,南院大门前的广场和它南面那条东西向的正街,是南院门商业区的中心。
先看看广场四角吧:东北角世界大药房的四层楼房(顶层只有一间大),是当时西安最高的“洋楼”,南邻是五洲大药房;西北角也有一座三层高楼,是亨达利钟表行,南邻是亨得利;西南角有个仅占一间门面的“上海王明山”,是一家货品最全的五金店;东南角的鑫记是全城最大的帽店,西药、钟表、五金、帽子这几个行业的榜首一下子全集中在这里了。
从鑫记帽店往左拐,顺正街路北向东走:苏州老九章绸缎庄、浙江老凤样金店、德华斋眼镜行、裕兴祥纸张文具店、西京国货公司;过街、顺路南往回走:上海酱园、浙江南华(糖果糕点)公司、上海三友实业社(专营毛巾、被单等日用针织品),这些都是远近闻名的大字号、老字号。走到广场南面,有一家上海理发店,档次最高,博得小姐、太太、交际花和高等妓女们的青睐;再向西,正街西段路南有一家大芳照相馆,给杨虎城将军照过相,名噪一时。
当时西安共有八家全国著名大书店的分店,其中五家就设在南院门正街;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在东段路南,世界、大东和北新书局在西段路北。这些书店每年两季为全省的中小学生供应各具特色的课本和大量的课外读物,也是全城师生节假日常去的地方。
至于南院门的传统小吃,除了本文开头提过的三原粉蒸肉之外,还有第一市场的“醪糟大王”、羊肉饼;正街东段牛市巷口的王记粉汤羊血,西段卢进士巷二老樊家的腊汁肉(卤猪肉);南广济街口“老韩家”的挂粉汤圆、老何家“春发生”的葫芦头(清炖猪大肠)泡
馍,还有油酥饼、炒荞粉、辣子蒜羊血、枣肉模糊等,都是地方风味十足,而且物美价廉,至今有口皆碑。
南院门商业区的衰落是西安城商业重心大转移的结果。辛亥革命以后,民国元年(1912 年)陕西都督张凤翙下令拆除满城的城墙,开辟了东大街,接着又修建了两侧的街房,这是城内商业区逐渐向东半部转移的开始。民国17年(1928年)西安建市以后,市政府把满城区划为新市区,规划道路,标卖荒地,开辟了东、西、南、北四条新街,沟通了新市区与主要街道的交通。民国23年(1934年)陇海铁路通车西安以后,新市区的东半部逐渐发展成为新工业区,北新街附近也建设了不少新村,成为城内最阔绰的住宅区。东大街由于距离火车站和西一路的汽车总站都比较近便,成为西安交通的枢纽,于是新开设的商店、旅馆业也越来越向这里集中,逐渐成为一处新的商业区。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特别是第二年武汉失守以后,大批工厂内迁,接着是沦陷区的难民也大批地涌入西安,新市区的人口不断地增长,直通火车站的尚仁路(今解放路)一带,也很快地发展成为又一处新的商业区。后来居上,直到1949年解放前夕,西安城内的商业重心已经大部转移到东半部,南院门已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解放后,随着50年代中期私营工商业的公私合营和手工业的合作化,一些店铺、作坊合并,有些业主歇业、改行、迁走,南院门就再也不可能回复往昔的热闹景象了。这种情况是不能与苏州玄妙观、上海城隍庙的商业街相比的,尽管那里同时也经历过同样的社会改造过程。不同的是,后二者都位于旧城的中心附近,不像南院门那样偏处城西南隅;而且也都不是什么全城的商业重心(苏州商业最发达的地方在阊门一带,上海的在南京路),不存在什么转移的问题;苏州的玄妙观、上海的城隍庙加上近旁的豫园,原本就是人们游览的热点,那里的商业是依托旅游天发展起来的,而南院门就缺乏这样的依托。倒是有两种传统小吃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今天南院门正街东段路北的葫芦头泡馍馆已经盖起了几层大楼,仍然挂着“春发生”的招牌:“老樊家”腊汁肉铺迁到竹笆市中段路东,居然扩大到两间门面。虽然主厨都早已不是老把式了,位置也仍嫌偏辟,但是由于调制地道,货真价实,慕名而来的顾客盈门,有时还得排队购买,供不应求。到底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更何况“民以食为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