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墨江历史悠久,原名他郎。在两汉、三国、唐南诏、南北朝时为益州郡、梁水郡和银生节度地。宋大理国时期,先后为威楚府因远部和马笼部辖地。元代属元江路马笼部。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以他郎寨长官司地置恭顺州(州治在今碧溪镇),隶元江军民府。清雍正十年(1732年),改设为他郎厅,置流官通判。乾隆、宣统年间,先后改属普洱府。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改县,定名他郎县。民国四年(1915年)改为墨江县,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全县辖联珠、通关两镇和碧溪、新安、孟弄、团田、新抚、景星、鱼塘、龙潭、文武、泗南江、坝溜、那哈、雅邑、龙坝、双龙、忠爱桥16个乡,下设164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社区,2311个村民(居民)小组。�
人口民族:墨江居住着哈尼、汉、彝、拉祜、布朗、瑶、回、白、普米等25个勤劳、勇敢、纯朴、智慧的民族。2004年,全县总户数79223户,总人口352052人。少数民族人口261054人,占总人口的74.2%;哈尼族人口212883人,占总人口的60.5%。�
地理气候:墨江处于哀牢山中段主脉以西的土石山区。全县南北狭长,中部较宽,呈纺锤状。南北长120.8公里,东西宽65.5公里,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山势陡峭,重岩迭嶂。最高海拔2278米,最低海拔440米。主要江河有把边江、泗南江、阿墨江、他郎河、布竜河、坝干河、那卡河、杩木河,均属红河水系。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墨江县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日照时数2161.2小时,辐射总量131.0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雨量为1315.4毫米。四季温差不明显,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土地面积:2004年全县耕地69.70万亩,农民人均2.26亩。人口密度为66人/平方千米,人均土地22.6亩,高于全国11亩、全省14亩和低于全市27.4亩的人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