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的南阳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2017年全市现辖2个行政区、4个开发区、10个县、1个直管市。户籍人口1198.1万人,常住人口1006万人,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河南
南阳市属于河南省,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山区、丘陵、平原约各占1/3,其总面积2.6509万平方公里。
南阳盆地处于汉水上游、淮河源头,北有秦岭、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当山,东有桐柏山、大别山,三面环山,中间形成近3万平方公里的盆地,是天然的形胜之都。
河南有哪些市
17个省辖市分别是:
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南阳市、漯河市、许昌市、三门峡市、平顶山市、周口市、驻马店市、新乡市、鹤壁市、焦作市、濮阳市、安阳市、商丘市、信阳市
21个县级市分别是:
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巩义市、偃师市、舞钢市、汝州市、林州市、卫辉市、辉县市、沁阳市、孟州市、禹州市、长葛市、义马市、灵宝市、永城市、项城市、邓州市、济源市
河南的气候
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南阳市属于河南省。
南阳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末,全市辖2行政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2.650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3.16万人。
南阳中国古代称为宛,南阳市地处南阳盆地,三面环山,宛字反映出了南阳的盆地地貌,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宛城之称。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
南阳市气候和水文特征:
南阳地处亚热带向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于季风大陆湿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秋时间55-70天,夏季110-120天,冬季时间110-135天。年平均气温14.4-15.7℃,七月平均气温26.9-28.0℃,一月平均气温0.5-2.4℃。
南阳市分水系三大流域,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汉水流域,东南部的桐柏县是淮河发源地,分属淮河流域,南召县北部有一小块地方属于黄河流域。河流分属长江、淮河两大系,长度在一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十条。南阳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灌河、湍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