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桑志华与另一位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Pierre Teilhard Charain)再次来到萨拉乌苏进行科学发掘,在旧石器时代文化层中清理出200多件人工打制的石制品和骨角器,并从发掘到的化石中确认出一枚人牙。经加拿大人类学家步达生(Davidson Black)研究,将其命名为“the ordos Tooth”(鄂尔多斯人牙齿)。但中文误将“ordos”译作“河套”,于是“河套人”便成了鄂尔多斯古人类的代名词。
据鄂尔多斯博物馆副馆长杨泽蒙介绍,法国专家在萨拉乌苏发现的“河套人”化石,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发现的第一件有准确出土地点和地层记录的人类化石,也是第一批有可靠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存。这一发现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古人类学及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史上均具有划时代意义。
据杨泽蒙讲,上世纪20年代以前,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一直未发现确切的和古人类活动有关的资料,加之受“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影响,中国及亚洲地区究竟有无以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为标志的早期古人类活动行踪,一直是个谜。
“河套人”的发现,不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击溃了有关“中国无旧石器文化”的谬误,还从此拉开了中国乃至亚洲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帷幕。在此后的短短几年内,“北京人”“山顶洞人”相继被发现,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古人类四大进化链之一。
杨泽蒙说,继桑志华等人发现“河套人”之后,我国科学家又多次对萨拉乌苏遗址进行了考古和地质考察。截至目前,已发现至少10个较为集中的化石出土地点,分布在萨拉乌苏河沿岸约40公里的范围内。另外还有一些零星发现,共发现人类化石、石器等文化遗物600多件,其中保存在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的有200余件。
已发现的“河套人”化石主要有额骨、顶骨、枕骨、下颌骨、椎骨、肩胛骨、肱骨、股骨、胫骨、腓骨、门齿等。发现的石器原料主要为石英岩和燧石,除了石核和石片以外,经过加工修理的石器占有相当数量,大体可分为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3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