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有12个下辖地级行政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兴安盟。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长约240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700多公里。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省区相邻,外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4200多公里。
地貌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东部是莽莽的大兴安岭林海,南部是富饶的嫩江平原、西辽河平原和河套平原,西部是浩瀚的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是辽阔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气温在25℃左右,冬季中西部最低气温低于-20℃,东部林区最低气温低于-50℃。
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自治区政府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号
邮政编码:010098
电 话:0471-6944404
网址:www.nmg.gov.cn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貌
全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除了高原以外,还有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
气候
全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复杂多样的气候。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秋霜冻往往过早来临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全年降水量在100-500毫米之间,无霜期在80-150天之间,年日照量普遍在2700小时以上。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是全区气候差异的重要自然分界线,大兴安岭以西和阴山以北地区的气温和降雨量明显低于大兴安岭以东和阴山以南地区。2021年,全区平均气温较常年(1991-2020年,下同)偏高0.8℃,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2高。全区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6.7%,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6多,东部地区偏多,中西部大部地区接近常年。
共有12城市,分别为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乌海市、阿拉善盟。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和俄罗斯接壤,拥有二连浩特市和满洲里市两个重要的口岸,国境线长4200千米。
地理环境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千米;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千米。
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
北部同蒙古和俄罗斯接壤,拥有二连浩特市和满洲里市两个重要的口岸,国境线长42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