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概况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南与广东高州、化州市、信宜市接壤。1994年4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北流撤县设市。全市总面积2457平方公里,辖2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18万。目前市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绝大部分为汉族,少数民族仅占0.92%。
北流历史悠久 南朝齐永明六年(488年)置北流郡,以境内圭江流向而得名。南朝梁(502—557)置北流县,为北流行政建置之始。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北流县、普宁县(今容县)设置铜州,贞观六年(627年)更名容州,治所在北流长达百余年。历元、明、清、民国,至今县行政建置已有1400多年历史。
北流人杰地灵 明代进士李宏曾任四川道监察史10年,清代中进士13人,其中阙邦觐19岁中进士点翰林,被誉为“北流神童”;新进士李绍昉宝和殿复试获一等一名,授职翰林院编修,担任国史编纂,其才思敏捷,学问渊博,时人誉为“才压三江”。现代北流籍的著名专家、学者有国学巨擘陈柱、有机化学家凌育宸、画家马达、铁道工程专家冯介、教育家兼诗人冯振、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陈一百、光学家顾去吾、水电专家窦音桂、音乐家何名忠等。北流还是一代名将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红八军军长俞作豫的故乡,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
北流改革开放成果丰硕 改革开放以来,北流历届党委、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城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实力稳居广西十强县市前列,以陶瓷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荔枝之乡和水稻高产之乡闻名遐迩。先后获得了全国农业百强、林业绿化百佳县市、全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普法先进县市、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基层项目示范市,全国生态家园建设示范市和广西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等荣誉,还连续三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前四十名。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近50亿元,财政总收入3亿多元。北流市已成为桂东南的一颗璀璨明珠。
是的,属于广西玉林市。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南与广东高州、化州市、信宜市接壤。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中国陶瓷名城”。
1994年4月18日,撤县设市,由玉林市代管。辖2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78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149.54万人,绝大部分为汉族,少数民族仅占0.92%。
扩展资料:
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自南向北流而得名。
南朝齐永明六年(488年) ,置北流郡,因圭江流向由南而北而得名,无属县。南朝梁(502—557年),北流郡改称北流县,是北流县行政建制之始。北流县宋、齐属越州,梁、陈属合州。
隋属合浦郡,大业二年(606年),废陆川县建置并入北流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北流县析置北流、陵城、扶来三县,复置陆川县,均属铜州(治所北流)辖地,贞观元年(627年)属容州。
乾封二年(667年),北流增置罗卞县(治所今六靖长江村)。总章元年(668年),又增置峨石县(治所今隆盛香圩村)。新增之两县及扶来县属禺州,北流、陵城属容州。
宋开宝五年(972年),撤销峨石、扶来、罗卞、陵城四县,其地并入北流县,属容州都督府普宁郡辖地。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北流为容州路总管府辖地。明洪武十年(1377年),北流县改隶梧州府郁林州。
清顺治八年(1651年),北流改属梧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郁林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北流属郁林府。民国2年撤郁林府,设立郁江道,北流为其属县。3年,改郁江道为苍梧道,北流属之。
15年,广西省政府成立,废除道制,北流直属省府。19年,北流属郁林民团区。21年,北流属梧州民团区。23年,民团区改为行政监督区,北流属梧州行政监督区。25年,置浔州行政监督区,北流属之。同年,增设郁林行政监督区,北流属之。
29年,郁林行政监督区改为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简称第六区),北流属之。31年,原第三、五、六区合并为第三区,北流属之。、36年,北流、郁林等6县划出,新置第九行政督察区(简称第九区),北流属之。
解放后,仍称北流县,属郁林专区。1951年7月属容县专区。1958年7月撤销容县专区,设立玉林专区,北流属之。1971年,玉林专区更名为玉林地区,北流属玉林地区。1994年撤县建市。仍属玉林地区。
1997年4月22日,撤销玉林地区,设立地级玉林市。北流属之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流
北流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
北流市,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位于广西东南部,南与广东高州、化州市、信宜市接壤。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2010年5月获颁)、中国陶瓷名城”(2011年8月31日获颁)。境内已探明的高岭土地质储量1亿吨左右,露出地表的石灰石地质储量15亿吨左右,露出地表的粘土(水泥用)地质储量1亿立方米左右,为北流陶瓷、水泥工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条件。
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自南向北流而得名。改革开放以来,北流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广西十强县(市)前列。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与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1994年4月18日,撤县设市,由玉林市代管。辖2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78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总人口149.54万人,绝大部分为汉族,少数民族仅占0.92%。北流市是广西第二大侨乡,原籍北流的港、澳、台同胞和 海外侨胞30多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流以中国日用陶瓷之都、中国荔枝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水稻高产之乡、世界铜鼓王的故乡而闻名。
2016年,北流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7年6月,北流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