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上海话拼音:xhin'oequ,发音:[ʑìn.ø̋tɕʼy᷆])是中国上海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中心,全区面积7.62平方公里,与6个区接壤。区境东与黄浦区交界,西与长宁区为邻,南与卢湾区、徐汇区衔接,西北与普陀区毗连,东北隔苏州河与闸北区相望。
静安区因千年古刹静安寺(始建于公元247年)而得名。全上海的第一条现代交通线路即于20世纪初出现并连接静安寺至外滩。
1、静安区属于上海内环,位于上海市中心,因为境内的古刹静安寺而得名。静安区的历史始于南宋嘉定年间,清末时被划分为美租界,后来在1950年正式被命名为静安区。
2、静安区经过了历史变迁,保留了基督教新恩堂、小德肋撒、静安寺等名胜。
浦西。
静安区在黄浦江西面,属于浦西,静安区因静安寺而得名,现在的静安,除了原来的老静安部分,还包括2015年并入静安的闸北地区,这个地区被称为新静安。全区面积近37平方公里,人口97万多。
静安寺的文化价值:
静安寺在近代由禅宗趋向密教,1947年由子孙丛林改为十方选贤制丛林,即方丈不再由本寺和尚师徒继承,而是向全国招聘,选贤能住持。1953年,当时的方丈持松法师在寺内设立真言密宗坛场,复兴了自唐代以来失传的汉地佛教密宗。寺院楼上设有密坛,挂有甚多曼茶罗。
静安佛学院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春,太虚大师为首任院长。原金陵大学哲学系主任本光法师讲授佛学概论、比较宗教学、唯识论等课程,道源法师讲授“贤首教仪”,度寰法师讲授因明学,林子青教授讲印度佛教史,关德栋、陈诒先教授先后讲国文,秀奇法师讲授美术。
学僧行后就读者近百人。第二年,学僧自己创办了《学僧天地》杂志,除发表本院学僧研究文章外,为《学僧天地》撰搞的著名人士有南洋慈航法师、佛教学者大醒、法尊、霭亭、南亭、雪嵩、演培、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主任季羡林、著名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