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吊锅
吊锅的 历史 至今有1000多年 历史 ,那个时候的人民生活艰苦,每家每户都就地挖一个土坑,里面放入柴火,用竹子搭一个三脚架,系好吊锅,再挂在竹架子上。将野菜或者野味都放进去一锅炖,从而形成了吊锅的最初版本。
大别山吊锅
冬天是最适合吃吊锅的季节,锅里热气腾腾,锅底烤火取暖。大口大口吃肉,不仅身体暖暖的,而且心里更是温暖无比。大别山吊锅之所以出名,与它原汁原味是分不开的。农村地区为了方便,就在地上挖一个土坑,用泥巴筑好。竹林砍两根竹子,搭好架子,再用铁丝编制一个挂钩,系好吊锅。土灶虽然土,但是烹出的味道却非常好。土灶架锅,锅底受热均匀,食材也都是农民自己一点点种出来的。所以都保持了最纯正、最天然的。
罗田吊锅
农村自种的蔬菜不仅非常好吃而且味道香甜,不加任何肥料。所以吊锅食材很丰富,吊锅常用农村大萝卜为底,萝卜香脆可口,农家大萝卜只煮一锅汤都能吃三大碗。再加入木耳、莴笋、玉米、香菇、竹笋、红枣和自家炸的油豆腐等等,再加入炖好的农家自己饲养的土猪肉,荤素搭配,好吃不腻。
土猪肉吊锅
吊锅食材,都是要经过炒制再入锅的。相比于其他火锅的涮来说更入味。农家吊锅也没那么讲究放入若干种调味品,农家调味品顶多油、盐、酱、醋、辣椒面,但是味道确实纯正天然,回味无穷,非要连汤都喝干净才肯罢休。
罗田吊锅
大别山吊锅基本上都是以猪肉、鸡肉、牛肉、羊肉、狗肉为主。都是农家自己饲养的原材料。传统的配料还有,炸豆腐、蛋面、干枣、红薯丸子等等。我最钟爱的还是腊肉炸豆腐锅吧,有这两种食材的吊锅,味道不会差到哪里去。
大别山吊锅
腊肉是农家自己腌制的,养了一年的家猪肥肥胖胖的。在腊月间,都会杀猪过年,家猪也称“年龙”,就是一年到头的辛苦的收获。猪肉唯一的保鲜方式就是腌制,在老坛里腌制,再过火熏一遍,再挂在房梁上,风干。经过这些腌制的步骤,腊肉的风味也别具一格。等到食用的时候,再过水煮一遍,洗掉表面的盐分,再切块,颜色好看,味道浓郁,久吃不厌。油豆腐则是自家磨制的豆腐,切成长条,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保存。在吊锅中加入油豆腐,一口下去,豆腐里面的汤汁溢出来,就怕你停不下来。
农家腊肉
要吃正宗的吊锅,就去罗田走一趟吧,品尝吊锅的风味,欣赏大别山的美景。登山、赏花、漂流、滑雪在那应有尽有,这一趟,你非去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