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四川省巴中市。
通江县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东北部,居北纬31°39′∼32°33′,东经106°59′∼107°46′之间,幅员4116.58平方公里。县域东接万源市,南邻平昌县,西靠巴州、南江二区县,北连陕西省南郑、西乡、镇巴三县。县人民政府驻地——诺江镇。
县境与7个市县区的40个乡镇接壤,县界总长551.82公里。距离成都市400公里、巴中市70公里、重庆市350公里、广元市150公里、达州市150公里、陕西省镇巴县155公里。2012年,通江县被誉为 “川陕苏区首府”、“中国红军之乡”、“中国银耳之乡”、“中国溶洞之乡”的称号。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通江,商周、春秋属巴国。秦属巴郡。西汉为巴郡宕渠县地。东汉为巴郡宣汉。三国蜀及晋因之。南朝梁遂宁郡始宁县地。北魏正始中侨置符阳县,同置其章郡,属巴州。西魏大统中析始宁县地置诺水县,属巴州遂宁郡。
元钦年间分始宁县地置白石县,属其章郡。隋开皇三年废其章郡,省诺水县入始宁县,以符阳、白石二县属集州,改属清化郡。唐武德三年复析始宁县地置诺水县,析始宁、归仁二县地置广纳县,并属万州。
开元二十三年六月于壁州东三乡之地置太平县,属壁州。天宝元年更壁州为始宁郡,更诺水县为通江县,更太平县为东巴县。乾元元年更始宁郡复为壁州,五代前蜀和五代后蜀因之。宋乾德四年省东巴县入通江县,五年省广纳县入通江县。
熙宁五年废壁州,省符阳、白石二县入通江县,属利州路巴州。宋分通江县为上通江、下通江二县,皆属利州路巴州。元复置通江县,属巴州,明因之。清属保宁府通江县。民国前期,属嘉陵道。民国24年,春复置通江县,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
1968年,起属达县地区。1993年10月,通江、南江、巴中、平昌从达县地区分离出来,成立巴中地区,属巴中地区。2000年12月,改巴中地区为巴中市,现属巴中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江县
参考资料来源:通江县人民政府-通江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通江县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通江县属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隶属四川省巴中市,位于巴中市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总面积4116.58平方公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暖秋爽,夏热冬冷,降水集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9℃。截至2020年11月,通江县下辖1个街道,30个镇2乡。
宋乾德四年省东巴县入通江县,五年省广纳县入通江县。元复置通江县,属巴州,明因之。清属保宁府通江县。民国前期,属嘉陵道。2000年12月,改巴中地区为巴中市,现属巴中市。
通江县属中、低山区,包括中切割低山、中切割中山和深切割中山。呈“三山夹两谷”地形。地貌基本特征有三:低、中山界限明显,均受三个二级构造单元的构造线控制。涪阳-五龙山鼻状构造轴线,为通江县境低、中山的分界线,此线以南为中切割低山。川北台陷与米仓山、大巴山交界线,形成县境中切割中山与深切割中山的分界线,此线以北为深切割中山。
通江县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暖秋爽,夏热冬冷,降水集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通江县属长江流域水系,境内有大通江、小通江、通江河、沙溪河、长滩河。
境内植物、动物资源丰富。年均播种耕地面积89693公顷。全县林地1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7.61%。有植物乔灌木77科308种,其中果木类13种,竹类8种,属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树种主要有水杉、三尖杉、银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