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的教场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各类文化遗址60余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的重大课题,将黄河下游探源的重点放在茌平县。
淳于先生碑
旧县志载,淳于髡墓位于茌平镇(现振兴街道)小刘庄, 是茌平八景之一,名为"髡林夕照"。淳于髡墓始于何时,无考。康熙55年知县陈吴琰亲题《淳于先生碑》,重修其墓并植以松柏。
明代石桥
明代石桥位于茌平县韩屯乡王桥村西南,横跨在东西流向的徒骇河上。此石桥为明代万历
茌山
年间所建(公元1573-1620年),距今已有370多年历史,石桥与河北赵州桥建筑风格极为相似。由于年久失修,该桥于2008年7月被大水冲毁。
古琉璃井
古琉璃井位于博平邓桥村,人称"八角琉璃井"。一般井的井壁是用砖砌成的,而琉璃井的井壁却烧炼成一个整体,井壁如同唐三彩般光亮耀眼。
张家楼革命烈士纪念碑
张家楼抗日遗址位于聊城市茌平县广平乡张家楼村。该村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台子高遗址
台子高遗址,又名牡丘遗址。1970年秋,对遗址进行了部分试掘,整个遗址保护完好,文化层厚7米,发现的石器有斧、簇、矛,陶器有鼎、鬶、陶、罐、盆等共100多件。陶器饰纹多见绳纹、蓝纹、方格纹以及附加堆纹。1977年12月,被列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仲连祠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冯官屯镇望鲁店东村。
博平鼓楼
博平古楼始建于宋代,乾隆年间重修。楼身由四根红色合抱大木柱擎起,上下两层,斗拱飞檐,成为博平的标志性建筑。文革时被毁,后重修。
重丘
重丘即今山东茌平县广平乡驻地。春秋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诸侯会盟于重丘。康熙五十六年茌平知县陈吴琰,书"重丘"碑立于该地,于碑右端说明"春秋会盟地。
太平桥遗址
为纪念太平军与清军作战的英勇事迹,后人在太平军"出降"的寨口处修了一座桥,名"太平桥"。并在桥西立"太平桥碑"一座。此桥经冯官屯镇政府维修。
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
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位于乐平镇教场铺村西北50米处,相传战国时期孟尝君练兵于此,故名教场铺。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