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是潍坊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渭河下游,莱州湾畔,北纬36° 25′—37° 08′,东经119° 13′—119° 37′之间,东临叶县、平度县胶莱河,南接高密、安丘县,西接潍坊市坊子。
昌邑区隶属吉林市,位于吉林市中部,北、东与龙潭区隔江相望,南接吉林大桥与船营,西临烟台山,松花江从南、东、北三面环抱,形成自然区界,呈琵琶形块状聚落。吉林火车站是沈阳线、吉昌线和吉图线的交汇点。
昌邑市属于潍坊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潍河下游,莱州湾畔,介于北纬36°25′-37°08′,东经119°13′-119°37′之间,东与掖县、平度县以胶莱河为界,南与高密县、安丘县毗连,西与潍坊市坊子区、寒亭区为邻,北濒莱州湾,属市域总面积1578.7平方公里。昌邑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属环渤海经济圈。
截至2019年8月,市域总面积1627.5平方公里,辖6个镇、3处街道,691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58万。
昌邑交通发达,区位优越。处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叠加区域,属环渤海经济圈、潍坊半小时经济圈和青岛1小时经济圈,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空间优势。
胶济铁路、大莱龙铁路和规划建设中的济青高铁、潍莱高铁、潍烟高铁,以及青银高速、荣潍高速、荣乌高速、309国道、省道新海路等交通干线横贯东西,省道下小路纵穿南北,潍莱高铁昌邑南站正在规划建设;
距离潍坊机场30公里、青岛流亭国际机场70公里、济南遥墙国际机场200公里,北部下营港与天津、大连等20多个港口通航,构建起“南有高铁、北有港口,路网纵横贯通”的大交通体系。
扩展资料:
昌邑的历史沿革:
民国二年(1913年),裁府。属胶东道,设十个区。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胶莱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属山东省。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2月12日,日军占据县城后,国民党县政府迁移今流河乡旗杆元家。1938年属鲁南道。1938年属第十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后,流亡平度、高密等地。属第十三行政专员公署。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改属莱潍道。抗日战争胜利后消亡。
民国三十年(1941年),县人民政府在瓦城成立,直辖县境北部地区,属胶东区西海专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改属清河区清东专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与潍北县合并,名昌潍县。属渤海区第五专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复分,改属胶东区西海专区。8月,原昌邑第十区划入平度和高密,又分置该县。辖今宋庄及其以南之地区。分出昌南县后,辖今围子镇和南逄乡以北地区,分设十二个区。1945年改属第十七行政专员公署,县政府与专员公署驻流河。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秋,政府机构由马渠移驻县城。属西海专区。初为昌南行署,十月改建县人民政府,先后驻西郭家庄子、北孟和饮马。设十二个区,属西海专区。
1950年,改属昌潍专区。
1956年4月1日,昌南县并入,设十四个区。
1958年2月,撤区并乡,改建四镇二十一乡;同年9月,成立十五处人民公社。
1967年,昌潍专区改名昌潍地区。
1983年8月,公社改建乡、镇,有一镇十九乡。
1981年,为潍坊地区。
1983年,潍坊地区更名潍坊市,昌邑隶属不变。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直属山东,暂时由潍坊市代管。
参考资料来源:昌邑门户网站—自然地理
参考资料来源:昌邑门户网站—区位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