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音说唱
南音说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产,音乐性、抒情、叙事兼长,旋律婉约优美,有着浓郁的南国地方色彩和曲艺特点。2011年5月23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申报的“南音说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是Ⅴ—112。
2、鱼行醉龙节
鱼行醉龙节是澳门鲜鱼行独有的一项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又称澳门鱼行醉龙醒狮大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每年每逢四月初七的傍晚,澳门从事鱼业批发或零售的居民,便汇聚在菜市场,无分彼此,个个席地而坐,围台进餐,形成“龙船头长寿饭”传统。酒席间,行友们舞动香案上的木龙祈福;四月初八,则由全行会成员在澳门三街会馆举办舞醉龙醒狮活动,进行祭祀、舞醉龙醒狮表演、街道巡游、派发龙船头饭等仪式。
3、澳门妈祖信俗
澳门妈祖信俗,流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妈祖文化植根澳门数百年,在澳门影响深远。澳门妈祖信俗的香火从未间断,完整地保留了妈祖信仰的传统。每年农历除夕和妈祖诞,香火更盛,四方香客云集,一派祥和。澳门妈祖信俗是中国境内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历史悠久、扎根社区、从未间断、影响中外的特色,是澳门重要和影响深远的民俗节庆。
4、澳门哪吒信俗
民间信俗(澳门哪吒信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18世纪,澳门人民具有澳门哪吒信仰,崇尚“三十三天哪吒太子”,既有民间神话的部分,也有本地风俗文化。除建醮祈福外,还有巡游、飘色、印平安符、抢花炮、求哪吒印符、派平安米及举办神功戏等本地区民间信俗活动。
5、澳门道教科仪音乐
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流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是兼融澳门正一派与广东全真派道教音乐的宗教音乐。道曲合计达五百多首,在各地道教科仪音乐中,以其曲目数量名冠前列。澳门道教科仪音乐除了在正一派火居道院延绵二百年外,20世纪60年代,吴庆云道院吴玉生道长不拘门户,分别传进澳门及香港的道教坛堂,拓展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流布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