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国都郢,在今天荆州,后迫于秦,迁陈和寿春。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
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
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
楚国最早兴起于汉江流域一带,大致为现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庆、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浙江、贵州、广东部分地方。楚国国都郢,在今天荆州,后迫于秦,迁陈和寿春。
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全盛时,辖域包括潭、衡、永、道、郴、邵、岳、朗、澧、辰、溆、连、昭、宜、全、桂、梧、贺、蒙、富、严、柳、象、容共24州,下设武安、武平、静江等5个节镇,即今湖南全境和广西大部、贵州东部和广东北部。
扩展资料:楚族是多元的,在黄河、长江流域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终于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楚族。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但是,楚族的族源来自何方,或者原本就是楚地土生土长的民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熊盈当即鬻熊,盈鬻一声之转。熊盈族为周人所压迫,始南下至江,为江所阻,复西上至鄂。
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末,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认为“楚本蛮夷,亦即淮夷”。淮夷即楚人,即蛮荆,??淮徐荆舒每连言,必系同族,且为殷之同盟。后来在《殷周青铜器铭文考释》、《金文丛考》等书中,又明确认定楚人即“熊盈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国
楚国是现在的长江流域,大致为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南部、山东省南部、江苏、浙江大部、上海、江西省一带。
战国时期,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到了楚怀王时期,由于用人不当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扩展资料
都城——
楚七都:丹阳(从初期至武王)、郢都(文王至昭王)、鄀都(昭王)、鄢都(惠王)、江陵(昭王至顷襄王)、陈(顷襄王)、寿春(考烈王至负刍)。《楚居》记载,武王从“宵”迁都到“免”后,“众不容于免,乃溃疆浧之波而宇人焉,抵今曰郢。”
这句话的大意为,“免”人口发展很快,城区不能容纳,武王就在“免”附近的“疆浧”填湖来扩展城区居住地。“疆浧”原来有水,所以字从水作“浧”;填湖后成为陆地,就从“阝”,写作“郢”,故为楚国核心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