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在哪儿?

孙尚香怎么死的2023-03-10  20

元氏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西倚太行山与井陉县接壤,西南邻赞皇县,南与高邑县相接,东部与赵县、栾城县相邻,北与鹿泉市相邻。东西向39千米,南北向28千米。总面积849平方千米(简册)/668.4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2003年)。

元氏县在石家庄市南面!距离石家庄大概30多公里如果做大巴的话,去胜南汽车站就行了,那里的车都是发往南面的顺107国道的路线走的!路费大概十五块左右我没有坐过,你可以去那里具体打听一下!胜南汽车站在建通街上.顺石家庄市南二环向东走,快下桥时有一右拐出口,拐出去后往南走大概两百米路西就是胜南汽车站!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常山真定是古称,对比现代地名,常山是石家庄市,真定是正定县,但因古今行政区划变更频繁且复杂,赵云出生地略有争议,有人说是元氏,有人说是正定。关于赵云的籍贯出生地记载主要见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 《三国志》是正史,记载言简意赅,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三国演义》是演义小说,稍微详细些,“云出寨迎接,待以宾礼,置酒共饮,纳了印绶,酒至数巡,范曰:“将军姓赵,某亦姓赵,五百年前,合是一家。 将军乃真定人,某亦真定人,又是同乡。 倘得不弃,结为兄弟,实为万幸。” 正史和演义都明确记载赵云是“常山真定人”,这点毋庸置疑, 关键在于古代的“常山真定”到底是今天的哪里?一说是石家庄市正定县,一说是石家庄市元氏县。首先说常山郡,古代的郡相当于地级市,常山郡大体相当于现在的石家庄市。但古代郡下辖县,如同现代地级市下辖县区,而且郡治(相当于市政府)所在地设在下辖某个县,中间可能还会变化,常山郡就是如此。在 历史 上,常山郡下辖县至少包括了元氏(今石家庄市元氏县)、真定(今石家庄市正定县)两县,两县都曾作为常山郡治所在地,虽然真定曾有一段时间脱离常山郡,但大多数时间是隶属常山郡管辖的。西汉初年,置恒山郡,郡治设在元氏故城。 文帝元年,文帝刘恒避讳将恒山改名为常山。从西汉到三国,常山郡(有时设常山国)治一直保持在元氏故城,长达450多年。晋代是一个关键时点,常山郡治由元氏迁至真定, 《三国志》作者陈寿生于晋代,著书时是常山郡郡治已是真定,他自己很清楚。 如今存在元氏县和正定县对赵云籍贯出生地的争议,认为赵云是石家庄市正定县的很容易理解,因为“常山真定”就是“石家庄正定”,但也有人认为三国时期常山郡治仍在元氏,赵云对外介绍时只说了是常山人,而晋代时常山郡治已在真定,《三国志》作者陈寿记载时就把赵云的籍贯出生地写成了“常山真定”。可以肯定的是,赵云是常山(石家庄市)人, 在古今名称比较混乱的情况下,赵云可能出生在元氏,可能出生在真定,也可能出生在临城, 但就现有记载来看,赵云就是出生在常山真定,也就是石家庄市正定县 。亲爱的朋友,特别是河北的朋友们,你们认为赵云出生地“常山真定”到底是指石家庄市的正定县还是元氏县呢?欢迎发表高见。赵云是石家庄正定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三国中有这样的记载,赵云与人交战,对方问:何许人也,赵云答道:吾乃常山赵云赵子龙是也,快来受死。常山就在如今石家庄正定县境内。要说赵云,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使不了解三国 历史 ,对于赵云也略知一二,无数的影视戏剧作品中时常能够见到赵云这一 历史 人物被塑造。赵云是三国蜀汉的名将,一生战功无数,从未打过败仗,也因此被后世称为“常胜将军”,追随刘备近三十年,使其声名大噪的长坂坡之战,汉水之战可谓至今依旧是军事经典案例,赵云不仅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武将,也是一个识时务的俊杰之才,在三国的特殊 历史 时期功成名就后全身而退的只有赵云一人,真可谓有勇有谋,被认为是三国时期最完美的 历史 人物,赵云死后,追封为“顺平侯”可见居功甚伟。 时至今日,正定建有赵云庙,庙内雕有赵云像,供慕名而来的游客瞻仰吊唁,而展出的赵云故里碑以及古代兵器等诸多遗物遗迹,再次有力证明正定正是赵云出生地,这不仅是有据可查富有 历史 依据的,也是正定诸多 历史 遗迹的反映。1.先看看常山郡故城在哪? 据史料记载 秦汉三国晋时期常山郡治在元氏常山郡故城有长达460年之久。2.常山郡迁址时间: 在公元前179年恒山郡改常山郡始,历经西汉、东汉到三国归晋时期。西晋初期,公元281年常山郡由元氏迁至真定(今石家庄东古城),在这长达460多年的时间里,常山郡治所一直在元氏城内。大家注意时间,三国时代。 3.赵云去世时间及正定的真正发展时间 在公元281年到公元398年常山郡治由真定(今石家庄东古城)迁至安乐垒(今藁城市九门),不是现在的正定城,而真定(今石家庄东古城)共存在了117年。证明在公元398年常山郡从东古城迁到正定城的说法也不准确。也就是从公元281年后才迁至真定,这已经是西晋时期。这里注意赵云的去世时间是三国时期。 综上三方面可以肯定赵云所说常山郡在今天的元氏县故城村。 关于赵云赵子龙家乡的一些情况,所有资料显示,所谓常山赵子龙的常山原来是元氏县的古常山,正定的常山是赵子龙病逝后若干年从元氏县迁移至石家庄东古城后再次迁移到的正定,另外资料显示赵子龙在33岁之前一直生活在现今的元氏县常山,从这一点上可以断定赵子龙是元氏人,另据资料显示,赵子龙生于真定南,也就是正定县南,根据地理划分当时真定的边界是在现在的石家庄南和元氏搭接处,这就指向了现在的栾城县,根据赵氏家族栖息地查询到了现今的栾城区赵家庄村,因为这里距离古常山城最近,并且三国时期也是常山城的辖区,所以赵子龙有可能就是现在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赵家庄村人!现在石家庄市管辖范围内一共46个赵氏村庄,唯一一个指向性最强的就是栾城区的这个。赵云是三国时蜀国将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战著称,号称“常胜将军”。初从公孙瓒,后来归顺刘备,为主骑。公元208年,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坂,弃妻子南逃。赵云身抱刘备弱子刘禅,奋力救出甘夫人,当他身负重伤,冲出重围,见到刘备时,刘备把幼儿扔在地上,说:“为一孺子,险折我一员大将!”刘备念其功,封为牙门将军。不久,又从刘备夺取成都,平定益州,历任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博昌亭侯。建兴五年(227年),随诸葛亮驻汉中。第二年,随军取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敌众,退回汉中,一年后病死。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誉为“一身是胆”。为宏扬民族文化,重现赵子龙雄姿,正定县 旅游 局在原道光年间遗址上重建的赵云庙已于97年4月13日正式对游客开放。新建的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其格局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组成,新庙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 历史 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连成一片、相得益彰。赵云庙的落成开放为中外游客及赵云的海外后裔提供了一处瞻仰凭吊、游览观光的场所。元氏县不屑于争抢一个虚构人物,元氏县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 悠久,从未迁址,战国时期,元氏县原为中山国,后被赵国所灭,被赵王赐给公子元做封地,因此得名元氏县,西汉时元氏为恒山郡,汉景帝时期避文帝讳,更名为常山郡,汉景帝时称为常山国,西晋时期常山郡治迁往真定。 元氏县飞龙邑(今封照村一带)公子元母亲的娘家。 元氏县封龙山(进山口南佐镇龙池村 至今不收门票,来去自由)封龙山原名飞龙山。 汉代李躬,唐代郭元振, 姚敬,书院开创者宋代名相李昉,先后到此开学讲学,元代李冶著作闻名于世的《测圆海镜》《益古演段》更吸引了无数名人名仕来此游学。 可惜的是,今人不知古代事,更不明自己家乡曾经那样的辉煌,小时候书院里被毁的讲台,山包上的凉亭,凉亭下那些环绕在山坡上一环又一环直至山脚下的读书幢,和那一簇又一簇的石榴树,也都不见了踪影,现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层层建筑和艳俗的绿化,没有了之前的神韵和自由,耳不闻书声,入眼俱是铜臭,传承似乎就此断绝… 我们要继承的是精神?还是名声? 他们把书院翻修了,却不是让孩子们用来读书,读书要到几十里外的乡里。 悲哉!痛哉!呜呼哀哉! 赵云说自己是常山赵子龙,而不是说的真定赵子龙。 历史 上常山郡治在石家庄地区元氏县,这是毋宁质疑的,而真定府不过是常山郡下的一个地区级的单位罢了!今人说赵子龙是正定人,不过是以现在龙兴寺有一个石槽,据说是当年赵云的喂马槽而已。是否真的如此,也没有 历史 依据。 历史 文物,讲的就是一个传承有序。反正他是石家庄地区的一个 历史 英雄人物,这是毫无疑义的。英雄莫问出处。元氏县现在是石家庄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小说《三国演义》中判断,赵云是常山真定人,即当今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在《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合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中,赵云曾自报家门“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 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宋代北方民谚真定在唐代为河北恒州治所,宋代升恒州为真定府,为河北西路治所。直到公元1723年,为了避清王朝皇帝胤禛名讳,将用了1000多年的真定改为正定。真定府、真定县从此改为正定府、正定县。 民国二年,即公元1913年,直隶省除顺天府外,其他府州废除,由省辖县,真定府的 历史 终结,正定县一直保留至今。 据上述判断,赵云的出生地系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无疑。 赵云是真定府(今正定)常山郡元氏县故城村人氏,常山郡就是现在的石家庄地区的部分县市。后来赵云成了蜀国大将,每次与敌对阵都大声报名号: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 就像我们出国以后说的:我是中国人,中国是我的故乡一个道理。 (位于临城县澄底村西的赵云墓赵云祖籍何地?史书记载不详。 赵云自己说,“某乃常山赵子龙是也!” 何谓常山?战国时,赵国境内的“北岳”恒山叫常山,在现在山西境内,秦始皇攻赵后,设恒山郡,治所在现在的石家庄市一带,古称东垣县。西汉时,为避讳文帝刘恒的名字,恒山郡改称常山郡,汉武帝时东垣县附近的四个县划为真定国,常山郡治南迁至元氏县一带,统领18县,隶属冀州;东汉时真定国并入常山郡,郡改称常山国,统领13个县,治所仍在元氏县;三国时,常山郡属魏国,266年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朝,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县。 正定县古称真定县、东垣县,东垣县始建于秦代,汉高祖11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雍正元年因避讳世宗胤禛之名,改真定为正定。在真定县的 历史 上,真定曾受常山郡治,做过常山郡所,是常山郡首所在地;真定曾经独立为国,管辖4县,从汉武帝元鼎4年开始到东汉建武13年,真定县脱离常山郡管辖整整150年。 临城古称房子县,始于战国初,因附近山上有一古房,传为女娲所住,人称地名房子,西汉初年在此置县,称房子县,唐朝天宝元年房子县改名临城县,房子之名历时1217年。从常山郡设立起,房子县始终是其治县,改称常山国治县减少后,房子县仍在常山的统领之中。比较而言,能够代表常山古地域的当属房子县,即现在的临城县。 4 赵云强调自己是常山人,是有原因的。 一是房子县名气小,不被世人所知。赵云长期生活在外地,中晚年后转战在长江上游的蜀地,蜀地人不知道北方的房子县在什么地方,而对常山郡或常山国比较熟悉,所以赵云以郡籍自居,说自己是常山人。这类似于现代人只讲自己的县籍,而不讲具体乡镇村社一样,约定俗成,渐为规矩。常山人的含意中,包括着房子县。 二是感恩“常山人”。公元188年,东汉王朝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黄巾余部复起,攻占太原郡,随后河南、山东等地纷纷响应,国家进入战争状态;另一件是朝延改刺史为州牧,州在郡国之上,州牧统领州军政大权,有权招募军士,建立地方军事力量,三国名将袁绍曾任冀州州牧,管辖常山郡。素有一身武艺的赵云从房子县澄底村来到郡府元氏,经过乡试,成为常山郡的吏兵,这一年,赵云24岁。史书记载:赵云,袁绍时入仕。入仕指的就是这个时期。 汉献帝初平2年7月(公元191年),袁绍与公孙瓒发动磐河之战,战事危及常山安全,27岁的赵云,受常山郡郡府和人民的推举,率领常山郡的志愿军投奔了公孙瓒。此事《三国志•赵云传》中有记载: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 文中说,公孙瓒对赵云说:“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明主,百姓有倒悬之危,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这段话,说明赵云十分看重这次出征,并把这次出征当作常山父老乡亲对他的重托和极大信任,他从内心深处感激常山人民。赵云走上 历史 舞台名扬天下后,他深知成就他的是常山,他应感激的是常山,他一生做的要无愧于常山。所以他常将“常山人”挂在嘴上,并成为一句口头禅。实际上,“常山”是赵云的郡籍,房子县是赵云的县籍。 5(民国28年版临城县志中临城四境图中明显标示赵云碑具体位置) 目前已知的赵云墓有两个地方。一处在四川省的大邑县,一处在河北省的临城县。 建兴六年,年仅64岁的赵云在汉中附近一个叫箕谷的地方,率领军队佯动诱骗魏军,但兵弱敌强最后失利,被迫退守汉中,为此赵云自责,请求贬职。之后忧悒成疾,于次年病死成都。 赵云生于何年,史书上是个问号。赵云名云字子龙,子龙之称,与他生于龙年有关。刘备生于公元161年,干支纪年为辛丑年,属牛;赵云比刘备小,牛年之后的龙年,是干支纪年的甲辰年,即公元164年。赵云小刘备3岁,比刘备晚去世6年,生于164年,卒于229年,享年65岁。 赵云曾在四川大邑驻守边防。赵云死后,刘禅皇帝命国人将其葬于大邑的银屏山麓,封顺平侯。赵云墓在大邑县城东1公里银屏山下,依山而建,墓如小丘,四周有石墙、古柏,“汉顺平侯赵云墓” 刻在一方高2.5米、宽1米的石碑上,两侧有“赤胆永佑江原父老,忠魂犹壮蜀国山河”的对联。 临城赵云墓,是个衣冠墓。赵云去世的时候,房子县属曹氏魏国的领土,魏国人不会同意为自己的仇敌建造陵墓的。村里人得知赵云去世的消息后,将赵云平时穿用的衣物,收集起来,埋葬在一个地方,悄悄地做了一个墓;另有传说,赵云去世后,其子赵统和赵广剪下一绺父亲的须发,派人潜回房子县澄底村,进行安葬,了却父亲落叶归根魂归故里的歹愿。 现有的墓在澄底村村西3华里处,墓北东西三面丘陵环抱,南俯泜河,封土东西长35米,南北宽27米,高5米,面积945平方米。墓地的选择十分考究。修建的时间应当在三国之后,或更晚一些,有传说修于后赵石勒时期,因石勒敬仰赵云,石勒建后赵国后,在修建襄都的同时,在赵云的老家房子县澄底村重修了赵云墓,当时距赵云去世90余年,距今1680年。 长期以来,临城赵云墓保管较好,但随着媒体对赵云史迹的传播,不法之徒开始打临城赵云墓的主意,2006年的时候,曾被盗挖,时至今日仍留有遗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449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