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屏山古村如何

卢思思2023-03-10  26

屏山村,古称九都、长宁里,位于黟县城东三姑尖山下,距县城四公里。因村庄北向有山状如屏障而得村名。又由于屏山村为舒姓聚族而居的村落,所以又称舒村。

屏山村位于黄山市黟县宏村镇,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屏山村,古称九都舒村,背依屏风山,东傍吉阳山,二山均为旅游胜地黄山的余脉。九曲十弯的吉阳溪从两山之间汩汩流出,穿村而过,汇入清流的新安江。

屏山村自古有“三千烟灶,五里长街”之说,鼎盛时期,全村支丁一千多人口,有十二条街、六十条巷、二十四眼井、400多幢成套民居,明清民居200余幢,有三姑庙、长宁湖、御前侍卫贴墙牌坊、舒绣文故居、玉兰庭、葫芦井、小绣楼等名胜古迹。屏山村内保存有光裕堂、成道堂等7座祠堂,其中舒庆余堂是中国皖南极为少见的明代宗族祠堂。另外,还存有水口园林、神坛寺庙、桥亭水榭、私塾书院等名胜。

屏山舒姓是伏羲九世孙叔子的后裔,唐末从庐江迁居长宁里,至今已1100多年历史。为了方便两岸住户的往来,明朝成化年间,在小溪上建了八座石拱桥,俗称为“长宁八古桥”。沿溪而建的民宅、古朴的石桥、桥下潺潺的溪水,构成了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山乡风韵。

溪畔有小街,多为前店后坊、前店后居的小商号。村内保存有光裕堂、成道堂等7座祠堂,其中舒庆余堂是中国皖南极为少见的明代宗族祠堂。

此外,还存有明清民居200余幢,有“三女食桃、化鲤成仙”的三姑庙、"沉湖殉情,化为鸳鸯"的长宁湖、御前侍卫贴墙牌坊、舒绣文故居、玉兰庭、葫芦井、小绣楼等名胜古迹。

庆余堂是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一座舒氏宗祠,占地480平方米,坐北朝南,体型高大,梁柱雄伟,步架规矩,雕刻精美,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庆余堂的大门正面是水平型高墙,用水磨砖砌成的双柱三楼大型贴墙牌坊,高约十米,砖柱宽五十厘米,呈梭形,砖雕月梁,简朴大方,两层楼檐,层层挑起,承以斗拱,整个牌坊型大门主从疏密,互为烘托,相得益彰。

屏山村眼镜井(形状也象眼镜,是防止人掉下去和2人同时打井水时候不会相互影响,所以叫眼镜井,资料上有的叫葫芦井)

为了方便两岸村民来往,明代,屏山人便在吉阳溪上修建了八座石拱桥,人称“长宁八桥”。此为屏山村一大景观:春风细雨,桃花水满夏日纳凉,柳翠杨郁秋夜赏月,水映桥动冬季踏雪,桥似银弓。漫步在吉水溪畔,自然景观与两岸粉墙黛瓦相互辉映,宛如流连于美妙无比的画廊之中,好一个小桥流水人家!

"屏山峡谷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荣美镇屏山村."鹤峰山景区,又名鹤峰屏山峡,位于武陵腹地“神秘路口”(北纬30度,东经110度)的“华中”湖北省鹤峰县,距鹤峰县城6.8公里。古代清代著名戏曲作家顾材写下了“人说这是世外桃源,却不相信有这么奇怪”的名句。如今,无数网友称赞“中国的仙本那,世外桃源”。 平山峡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其自然风光是奇、美、险的结合体。山谷中的裂谷改变风景,如时间和空间;行舟之水,如悬茫茫宇宙;如果你站在梯子上,你可以摘星星。雄伟的山,美丽的水,险峻的悬崖,让人叹息,流连忘返。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203fb80e7bec54e736d1407e416a8c504fc2d5623c0a?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536,limit_1/format,f_jpg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0413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