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雅丹定义的发展在“雅丹”一词未被地学界广泛使用前,有诸多称谓。在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卷二八下中被称为龙城、白龙堆和龙堆,Stapff称其为“空气动力学地形(aerodynam ic landforms)”,此外还有“狮身人面像(sphinx hills)”,“剥蚀丘(bugra vyduvanije;deflation hill)”,“沙漠城(shahr lut;desert cities)”,“泥狮(mud li-ons)”,“土阜”等不同命名。
雅丹地貌是侵蚀地貌,不同于堆积地貌,其形成年代不同于雅丹地层的年代,地层开始被切割的年代才是雅丹开始形成的年代。因此,雅丹形成年代的断定存在很大的难度,还没有直接的方法来测定其形成年代,这也是雅丹地貌研究的难点。只有通过一系列的间接方法来推测其形成的大致年代,但准确性欠佳。由于不同或同一区域的岩性、动力、气候和规模存在差异性,雅丹地貌的形成年代也是千差万别的。
水上雅丹坐落于我国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的中心地区。
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历经千万年的地质运动和时空苍变,孕育和形成一片世界面积最大、最为壮观的雅丹群落,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南八仙、俄博梁地区。
乌素特雅丹位于南八仙雅丹群之中,区域内雅丹土丘高10-25米,最高可达50米。雅丹遍布于湖泊之中,是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处水上雅丹景观。
雅丹的形成和景点特色
“雅丹”是维吾尔语,意为“具有陡壁的小山包”,也叫“风蚀林”,是一种奇特的风蚀地貌。由于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因褶皱而隆起和因断裂破碎的裸露第三级地层在外因力的长期作用下,吹蚀一部分地表物质形成的多种残丘和槽形低地。
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处水上雅丹景区,因地处柴达木盆地腹地,是拍摄日出、日落以及星空的最佳地点之一;国道315线和215线交汇于此,也是户外越野的理想场所。
敦煌雅丹位于新疆、甘肃交界处,距玉门关西北80余千米处。
进入雅丹,遇到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其整体像一座中世纪的古城堡,这座奇特的城堡,是地质变迁自然风雕沙割的结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当地人们俗称雅丹为“魔鬼城”。
最初,是地表的风化破坏。
又由于昼夜温差变化剧烈,能达到三四十摄氏度以上。热胀冷缩的效应,使外露的岩石崩裂发出声响。连被称为“顽固不化”的花岗岩,在这种气候环境中也只能顽而不固,逐渐崩裂成碎块,又何况泥岩。因它的结构是层片状,崩裂也是一层层剥离脱落,形成许多水平状或垂直状的外观,使夹在泥岩层之间的沙层逐渐暴露在地表,为雅丹形成的第二阶段创造了条件。
地表风化破坏后,风、水即有了肆虐的对象。雅丹地貌的雏形即宣告诞生。
雏形的雅丹更有利于风化剥蚀作用。在沙层暴露后,风、水等外力继续施加作用,使低洼部分进一步加深和扩大;突出地表的部分,由于有泥岩层的保护,相对比较稳固,只是外露的疏松沙层受到侵蚀,由此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形态。至此,雅丹地貌最后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