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村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新市镇,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村有总耕地面积1693亩,总人口2227人,劳动力1353人,从事农业人口1045人,其中在外承包100亩以上的农户148户,豆制品加工的有52户。
《魏书》记,“釜山在潘城西北三里”。《唐书》记,“釜山在妫州(原治在怀戎县城,其址在今保岱)城北三里”,二者基本一致。笔者陪同多名资深学者考察了釜山的确切位置,认为距保岱村三里有窑子头村后有一山形似覆釜,(倒扣之锅)此即釜山。山上确如所记有数座殿堂庙宇遗址,从采集和试掘的文物推断当为新石器时代的遗物。由此可见,釜山位于涿鹿应无异议。 黄帝经过阪泉、涿鹿两战皆捷之后,势力大增,声威远播四方。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作为盟主,“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整个部落联盟出现了兵祸息、“万国和”的局面。我们认为“合符釜山”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因为它建构了中华一统的雏形。釜山究竟在那里?《辞海》中由关于釜山的记载:釜山:1、古山名,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合符釜山,正义引《括地志》在妫州怀柔县北三里,约在今河北怀来东,(即今天的涿鹿)一说在今徐水西。按县志记载,保岱汉代为潘县治,南北朝时为怀戎县,唐中期怀戎县治移到怀来旧城,唐《括地志》所述怀戎县北三里正是今保岱北、窑子头一带无疑与徐水无关。
涿鹿的黄帝泉、阪泉、蚩尤泉和桥山、涿鹿山、釜山以及黄帝坟、蚩尤坟是绝无仅有的。黄帝泉位于矾山镇黄帝城下,又名张公泉、黑龙池,对此《水经注》《怀来县志》《保安州志》、《涿鹿县志》等史书均有记载。阪泉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上七旗村,20世纪80年代泉水入注,后因下游打井断流,阪泉之野就是此地。蚩尤泉位于矾山镇龙王塘蚩尤三寨之下,现今泉水旺盛。桥山位于涿鹿县城东南四十里处,里虎沟与赵庄村交界处,正是“黄帝崩葬桥山”的桥山。涿鹿山在今县境内,战国之前称独鹿或浊鹿,是涿水之源,涿鹿以山得名,以水为美。釜山位于保岱镇保岱村北三华里处,即窑子头后山上,形似覆釜,也就是倒扣的锅,《括地志》载,釜山在妫州怀戎县北三里,括地志又载,潘,今妫水城是也,”唐朝中期迁到怀来县旧城,即今官厅水库卧牛山,对此《中国历史地图集》有明确标注。涿鹿的三泉、三山、三坟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对黄帝、蚩尤、炎帝三祖争战统一合符有着密切关联。《中国地名大辞典》一书也把釜山标注在涿鹿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