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名称来历追考
蔚县历史悠久,春秋时为代国(都今代王城),战国时为赵国代郡地.秦属代郡,并置代县.汉属代郡……东魏孝静帝天平2年(公元535年)置蔚蔚州(台今蔚县城),蔚自此始.①北周宣帝时(公元579年)又置蔚州,蔚县置大昌县,属蔚州地.清朝康熙32年(公元1693年)始置蔚县,蔚县因蔚州得名。
世州又因何得名?名称来由,因史载不详,无专文论及,有种种说法。现就笔者考究,结合马映同志《蔚县名称考》一文氘核这,综合如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战国时期赵国廉颇因屡立战功,赵孝成王15年(公元前251年)把尉文封给他,号信平君。尉文即蔚州地。蔚州由此得名。见《史记 o 赵世家》第十三"(孝成王)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据《史记o索隐》注:"尉文盖地名。或曰,尉,官;文,名。谓以尉文所食之地以封廉颇也。"《史记 o 正义》注释:"尉文盖蔚州地也。信平,廉颇号也。"②
另一说法:蔚州因蔚汾河(水)而得名。笔者在1990年5月曾写信请教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谭其骧教授,询问蔚县因何得名。谭老在同年10月复信,提出了这种说法。原信如下:"……承询蔚县得名所自,检抗战前北平出版吕式斌所著《今县释名》作'因蔚汾水为名'。不言何以蔚汾水在今山西兴县,与蔚县相去甚远。然吕氏之说似非出于臆造。疑以蔚为名之州县,实自蔚汾河流域逐步东迁,终于定位今蔚县,至其东迁过程,则有待详考,大率不出魏至唐数百年间。代县、灵丘,皆有可能曾为蔚州所在,还有惠书中提到的平遥。骧衰颓年迈,而日常琐事甚繁,故不及细考。只能提出此看法供参考,甚望足下能细事考索解决之。如有的得,至希示及……"。谭老信中所提"蔚汾河",系黄河支流,在山西省兴县中部。发源于岚县西野鸡山,西北流经界河口入兴县不断改进虎滩,折向西流,注入明通沟水库,纳交楼水、太平水、南川水,至黑峪口西南注入黄河,长62公里③。"兴县"在山西省西部,芦芽山以西,黄河支流岚漪河、蔚汾河流贯。汉汾阳县地,北齐置蔚汾县、唐改合河县,金、明改为兴县至今④。
从史籍考证看,蔚州的设置和辖境是有变化的、有移徙的。追溯蔚州最早建置于东魏永安中(公无528-530年)改怀荒、御夷二镇(分别在张北县与赤城县北)置,寄治并州邬县界⑤。《中国历史地图集》北朝o 东魏图(武定4年公元546年)中蔚州治,即标定在此。正如清朝顺治16年版《蔚州志o古迹》载:"蔚州废城:在平遥西北25里,后魏迁蔚州民居此,州废。"当时领郡有三:即始昌郡、忠义郡、附恩郡。领县有七;即于门县、兰泉县、苇池县、西凉县、利石县、化政县。今之蔚州,东魏孝静帝天平2年(公元535年)始置蔚州(治今蔚县城),北周宣帝时(公元579年)又置蔚州,置大昌县州治在灵丘(今山西省灵丘县)蔚县地属之。隋大业3年(公元607年)罢蔚州置雁门郡,为雁门郡灵丘县地。隋末陷于突厥。唐武德6年(公元623年)重轩蔚州,寄治并州阳曲县,贞观5年(公元631年)破突厥,复故地,移治灵丘县,属河北道。开元12年(公元724年)置安边县(治今蔚县城),天定元年(公元742年),改蔚州为安边郡,并自灵丘移州治于安边城。至德2年(公元757年)改安边郡为兴唐郡,并改安边县为兴唐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置蔚州。辽属西京道,仍为蔚州。金承辽制。元仍为蔚州。明初属山西大同府蔚州,并置蔚州卫。清初因明制,康熙32年(公元1693年)改卫置蔚县(县名自此始),隶属宣化府。乾隆22年(公元1757年)蔚县归入蔚州。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蔚州属直隶省口北道,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蔚州为蔚县,民国17年(公元1928年)划归察哈尔省。1952年划归河北省……相沿至今。
谭老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权威,他基本肯定了吕氏的说法,同时也指出还需作进一步细致考证。
此外,还有两种说法:其一,以草木茂盛貌,泛指蔚州的自然优美,来解?quot蔚州"的得名。这类似于《禹贡》的《尔雅注疏》中对中国古代"九州"的名称的解释。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似缺乏史籍根据。其二,以今之蔚州的"美良川"美称,来解释蔚州的得名根据前述蔚州设置的移徙过程,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当的。
兴洲位于滦平县城北偏东十公里处,地处兴洲河西岸。春秋时为东胡地,战国时为燕国地。秦属渔阳郡。西汉为渔阳郡白檀县,北魏属安州广阳郡广兴县,西境为御夷镇地;后并入厍莫奚。隋唐因之,属饶乐都督府辖。辽为中京道北安州兴化县地,西境为奚王府地。金为北京路兴州兴化县、宜兴县地。据《钦定热河志》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今承德市滦河镇治所)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化县白檀镇,泰和三年(1203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此为小兴州。”由此可知,金、元时所说的小兴州,即今日的兴洲。“州”字演化为“洲”字。洪洞大槐树迁民的故事在华北流传甚广,而河北由其是保定地区历来流传着“问我祖先何处来,来自山西小兴州”的说法,其实是由于山西迁民影响太大,以致于把小兴州前也错误地加上了山西二字。 《钦定热河志》卷九十七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华县之白檀镇,泰和三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小兴州。明初改置宜兴守御千户所。永乐初废。今其地有令利塔,拉川,俗亦称为兴州河,迤南三里为小城子,盖宜兴故城址也。” 康熙朝《畿辅通志》卷二十一载:“滦河……东南流古北口边外小兴州。” 《方舆纪要》载:“城西为新营,口外三十五里为青沙岭,又五十四里即小兴州,其东即古北口。”《潜邱剳记》卷三载:“古北口外旧有小兴州、大兴州、宜兴、凤州等处。宋苏辙《古北道中》诗:‘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常傍溪。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古谷凤州西。’明初隶版图,永乐中弃大宁,沦沙漠矣。”史料所载“古北口外小兴州”,就是现在的河北滦平大屯乡兴洲村。 据《明史兵志》记载:在古北口外设大宁都司,辖大宁前、后、左、右、中五卫及会州卫、营州中护卫 、兴州中护卫。当时的小兴州在大宁都司的管辖范围。《明史》卷六载:(永乐元年一月)“壬午,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徙保定,始以大宁地畀乌梁海。” 《明史》卷九十载:“永乐元年,罢北平都司,设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迁大宁都司于保定。” 《明史》卷四十载:“北平行都指挥使司 本大宁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治大宁卫。二十一年七月更名。领卫十。永乐元年三月复故名,侨治保定府,而其地遂虚。”当时的卫所迁移是军民一起悉数迁移的,以致“其地遂虚”。明朝建立后,为防止蒙古人入侵,就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屯兵,并多次从燕山以北地区向北平一带移民,发展生活,充实边防。永乐皇帝登基后,又抽调长城以北各卫所15万将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围和河北各州县。古北口外小兴州遂成为山西洪洞齐名的中国八大移民基地之一。